论中国兵法谋略问题

  谋略中国论

  现实的中国人不以道德而以谋略著称于世,《老子》、《孙子》等谋略名著早已盛传于海内外。中国现存的历代兵书居世界之最,其议论之恢宏、智谋之深邃令世人颇有仰之弥高之叹。中国人还善于引史为鉴,直到十八世纪,中国史书之多超过世界各国这类书籍之和;在这些浩如烟海的历史著作中,蕴含着极其丰富的政治、军事和人生谋略思想。中国诸子百家也以谋略见诸于世,这些谋略大到治国平天下,小到修身避难,为历代官僚士子所揣摩运用。

  中国人的生活亦是谋略化的,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闭,或弛或张,或进或退,或入世或出世,持中和,处柔顺,善变通,精辩证。人们常说,中国人私心重,不讲信用,不讲道德,不团结,不能合作,汉奸多,叛徒多,即是例证。

  可见,谋略是中国文化的主轴。那么,何谓谋略?谋略指对事物高瞻远瞩、曲折迂回的认识,以及为了达到认识的目标所采用的间接的、神奇的、不合规律的、令人惊异的手段。具体地说,它是隐藏不露的政治计谋、运筹帷幄的军事战略战术、事半功倍的做事方法、风云变幻的人生策略。

  马汉曰:中国谋略乃太和谋略,即中和、辩证、圆融、和谐、阴柔之谋略。孔子尚礼治,行中和,曰'礼之用,和为贵',又曰'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此乃社会谋略;孟子欲为'天民',和合天人,倡建仁政社会;董子立天人感应之说,混合阴阳,生克五行,追慕'太平世';程朱曰'物我一理',陆象山曰'心即理','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曰'知行合一',这些都是'太和'之义。道家老子曰'无为而无不为',又曰'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和其光,同其尘';庄子曰'天人契合'、'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又曰'入其俗,从其俗',皆深得太和谋略之精髓也;墨子倡兼相爱、交相利,尚同,尚和;韩非子提出法术势互用、阴阳手段结合之南面术;鬼谷子主张协和人际、揣摩游说、燮理万邦,这些洵属太和谋略之流。

  福煦云:在中国,政治、社会、人生谋略通称'文兵法',可见,它们的运用不亚于用兵,特别是,中国政治谋略太卑鄙、太残酷!指鹿为马,颠倒黑白,信口雌黄,阳奉阴违,奴颜卑膝,骨肉相残,投毒暗害,杀尽功臣,食肉寝皮,夷灭九族,真是无所不用其极!儒家的教化约束、秦始皇的官僚体制、韩非子的阴谋权术三位一体,形成了中国封建政治的特色。

  麦克阿瑟说:中国出现了一大批军事谋略巨擘,如孙武、吴起、孙膑、司马穰苴、尉缭、韩信、诸葛亮、曹操、司马懿、隋文帝、李世民、李靖、刘基、曾国藩等。他们的军事谋略的特点是,强调正兵与奇兵相结合、王道与霸道相糅、不战而屈人之兵、随敌制胜、攻其无备、求之于势和阵法,以及迷惑敌人等。相比而言,西方军事家更强调突击战、闪电战、阵地前决战、大规模调动包抄和速战速决,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即主张机动迅猛的进攻,拿破仑的元帅约米尼提倡集中用兵,猛烈出击,法西斯希特勒靠闪电战取得了二次世界大战初期的胜利。可是,中国古代的战争主要靠步兵,很少有骑兵,这样很难真正地做到快速,而且,给养十分困难,难怪中国的兵家强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韦伯:孔子、老子堪称中国的社会谋略大师,孔子主张社会实行礼治,后来的儒家、法家都强调社会的秩序,而老子则强调自由主义的无序――'无为而治',不干涉民间的活动。很有意思的是,有序、无序两者都能达到社会的稳态,有序的专制社会相当于分子能量集中于一个方向的激光,无序的民主自由社会相当于分子能量互相抵销的布朗运动,也是稳定态。民主自由社会由于团体的力量分散,人民的不满和愿望得以表达,暴力因素不被淤积,权力相互制衡,法制健全,领导层按照程序和选民的意愿更迭,因此,社会处于良性的运转之中。自夏朝以来的中国古代社会没有形成这样的哪怕是原始的机制,甚至于连这个现实的愿望都没有出现过,尽管有过老子的小农自由主义空想。这不同于古希腊社会有较为完善的原始民主。

  凯恩斯:中国经济和经济管理谋略以管仲为奠基人,不过,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要数商鞅的官商理论、范蠡或其师计然的经营理论、司马迁的自由市场理论。

  福柯:中国人生谋略的大师如云,孔子、老子、庄子、鬼谷子等灿若星辰。孔子重视修身齐家,不过,他又危邦不入,乱邦不居,很是狡猾,他还把伦理放在了真理之上。老子主张先了解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然后有心计地采取行动。庄子重在实现精神自由,为此,他认为必须'欺骗自己'。鬼谷子要求揣摩人心,接人待物以技巧及计谋,他的两个弟子苏秦、张仪就是这方面的高手。

  胡鱼曰:中国乃谋略之中国!文兵法亦是兵家之主流。我但愿国人能少一点'谋'也即计谋,多一点'略'也即战略;少一点狡猾,多一点诚实;少一点谋略之'奇',多一点逻辑之'正'。我们应当学习西方智慧,西方人的'谋略'(西方无'谋略'的对应词汇,一般用strategy)偏重逻辑推理,侦探片反映的即是这种智慧。

  胡鱼倾十载心血研究中国谋略,倡导'建立中国谋略学'。他令弟子分别研究评述中国古代的大谋略家―――诸葛亮、刘伯温、曾国藩、吴起、孙膑、鬼谷子等人,弟子们果然颇有心得。

  诸葛亮谋略

  弟子司马良撰文论述诸葛亮谋略及其缺失。文曰:

  诸葛亮自从27岁出山,辅佐刘备,重整汉室,到54岁时病逝五丈原,一直掌握着蜀汉大权,实际上处于决策的中心地位。他多谋善断,谨慎廉明,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赢得后人的称赞;但'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也反映了诸葛亮谋略的缺失。

  (一)战略为先

  诸葛亮在长达十年的'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的隐居生涯中博览诸子百家之书,'观其大略',吸取精华,为他后来的从政打下了良好的学识、修养的基础。在《论诸子》一文中,诸葛亮写道:'老子长于养性,不可以临危难;商鞅长于理法,不可以从教化;苏、张长于驰辞,不可以结盟誓;尾生长于守信,不可以应变;王嘉长于遇明君,不可以事暗王;许子将长于明臧否,不可以养人物。此任长之术也'。可见,诸葛亮善于思考,并不人云亦云。与之同时,诸葛亮还密切关注现实政治,因此,在刘备三顾茅庐时他提出了经过深思熟虑的战略性主张《隆中对》,并且,在后来的军事、政治生旅中他一以贯之,坚决地加以实行。

  在《隆中对》中,诸葛亮指出:'今操已拥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此诚不可与争锋。孙权据有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此可为援而不可图也'。因此,在敌强我弱的形势下,只有站稳脚跟,占领要地,趁虚发展,才能生存下去。诸葛亮继续分析道:'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此用武之地,非其至不能守','益州塞险,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而成帝业,今刘璋暗弱,民殷国富,而不知存恤,智能之士,思得明君',故而夺取荆州,进军四川乃为最佳之选择。为此,必须'西和诸戎,南抚彝、越,外结孙权',实行'联吴抗曹'之战略。后来,虽然局势几经反复,但诸葛亮始终坚持这一既定的方针。如孙权称帝时,许多人认为应显示正义,断绝往来,可诸葛亮说:如果绝其盟好,会使'北贼得计',所以,不可为'匹夫之为忿者也'。但是,刘备、关羽并不领会丞相之意,决意要与吴开战,结果不仅搭上了自己的性命,而且大大地削弱了蜀汉的实力,使诸葛亮的北伐战略最终无法实现。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立即遣使结亲,修复吴蜀联盟。

  (二)严刑治蜀

  诸葛亮治国,把严明法纪、整顿吏治放在首位,他主持制定了法典《蜀科》和'训励臣子'的八条、七戒、六恐、五惧。诸葛亮执法,有罪必罚,不避亲疏,开诚布公,所以,不为人嫉恨。《三国志》的作者陈寿的父亲因犯法被处以重刑,可陈寿仍然称赞诸葛亮法纪之严明;中都护署府事李严和长水校尉廖立因违法乱纪被罢官流放,当听到诸葛亮去世的噩耗时,仍然痛哭流涕。不过,也有人对'刑法峻急'表示不满,法正对刘备说,应当'缓刑驰禁,以慰其望',诸葛亮作《答法正书》,自我辩护道:'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中官民'专权自恣',所以,不重刑,国家就没有权威。还有人说,刘璋善于以恩惠收买人,令百姓怀念;可诸葛亮针锋相对地说:'治世以大德,不以小惠','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恩荣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对于治军,他也抱着同样的态度,注重建立法纪严明的军队。诸葛亮说:'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以败;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以胜',所以应当'法令明,赏罚信'。

  经过诸葛亮的大力整治,蜀汉出现了'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罚,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励,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的局面。但是,诸葛亮严刑治蜀也显示出他拘于法家之术,不善养恩的缺点。

  (三)求全责备

  诸葛亮本来是十分重视选拔人才的。他在《将苑》中提出,考察人才有七个方法,'一曰,问之以是非而观其志;二曰,穷之以辞辩而观其变;三曰,咨之以计谋而观其识;四曰,告之以祸难而观其勇;五曰,醉之以酒而观其性;六曰,临之以利而观其廉;七曰,期之以事而观其信'。他还指出:'治国之道,务在举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之所以倾颓也'。诸葛亮还具体地提出贤才的标准:'柱以直木为坚,辅以直士为贤',官吏应当'忠'、'直'、'勤'、'谨','奉职循理'。循此标准,他提拔了姜维等一批'忠直之士'。然而,诸葛亮的人才大多为谨小慎微、循规蹈矩的循吏,而对有胆有识、有棱有角、有开拓精神的人才诸葛亮则往往求全责备,'察之密,待之严',弃而不用,造成'无以自全而或见弃','加意收录,而固不任之',特别是诸葛亮死后,蜀汉后继无人的局面。

  诸葛亮之对待魏延就是典型的一例。史书称赞魏延'谋略出众','善养士卒,勇猛过人','数有战功',名声显赫,威震敌国,然而他性情高傲,不苟合于人,官员见他'皆避下之'。对于这样一个人才,诸葛亮不是大胆使用,帮助他克服缺点,而是从拒绝接受他的正确主张,如北伐曹魏时屡次否决他的分兵进击的建议,发展到弃其人不用,如街亭之战情愿用言过其实的马谡;再进一步发展到听信孙权的挑拨离间,怀疑魏延谋反,默许杨仪、姜维等人在自己死后置之于死地。仍然期望担当北伐重任的一代名将魏延就这样蒙冤被斩。

  再者,诸葛亮一生勤勉谨慎,事必躬亲,特别是受托孤之命后,'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而对他人则不放手使用,往往代替包办,这也影响了人才的培养,更不利于开拓型人才的成长。史书载,诸葛亮'罚二十以上必躬览焉',甚至于'躬自校簿书',弄得'寝不安席,食不甘味','流汗竟日'。主簿杨喁曾进谏,力言各司其职、上下不相侵的道理,还引用邴吉、陈平不问细事的例子,说明贤臣不必每事躬亲,可是,诸葛亮听后,并不以为然。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诸葛亮一生大智大谋,治蜀有方,但功亏一篑,后继乏人,终至国灭人亡,岂不令人涕泣、深思!

  刘伯温谋略

  弟子刘秀文提交论文曰:

  刘伯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活神仙',能'前知五百年,后知五百年',可见,其谋略之深远!他26岁时初登仕途,任江西高安县丞,以'不避强御'而著称,人称'刘青天',而奸人豪强'数欲害之'。28岁时调任江西行省职官掾史,以'傥直'闻名,与幕僚不和。30岁时弃官隐居,读书写诗。38岁时复出为江浙行省儒学副提举,一年后又辞职,闲居杭州,写了不少诗文。42岁时复出,为浙东元帅府都事。他招募民兵,大败方国珍的起义军;后因反对招安,坚持剿捕,被朝廷罢官,羁留绍兴,以诗文自娱。46岁时复任行省都事,后升为行省郎中。48岁时又辞官归隐。

  公元1360年,刘伯温50岁,应朱元璋聘请,赴金陵,呈《时务十八策》。同年,以计'乘东风发伏兵击之,斩获若干万'陈友谅的士兵。第二年,又出计克江州,降洪都。52岁时,刘伯温回乡葬母,途中平定苗军叛乱。居家期间,朱元璋多次恳请他尽早回京:'以天道发愚'、'赐教'、'指示'。匆匆回京后,刘伯温策划了鄱阳湖大战,击溃了陈友谅,还救了朱元璋一命。56岁时,刘伯温承命,卜地筑皇宫,后与李善长一起制定律令。58岁时任御史中丞,斩中书省都事李彬,忤李善长;59岁时与朱元璋讨论宰相人选,忤汪广洋、杨宪、胡惟庸;61岁时告老还乡,不问政事,唯下棋饮酒;64岁时,刘伯温病逝。

  刘伯温一生勋业辉煌,人称'开国文臣第一,渡江策士无双';朱元璋称他'学为帝师,才称王佐','吾子房(张良)也'。学界称他'千古之人豪'。

  从谋略方面来看,刘伯温龙韬虎略,为后世所崇尚。但其思想也典型地代表了中国人思维的失误。

  强调修德隐退,待王者兴。刘伯温一生多次辞官,急流勇退,表现了'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国人心态;归隐之后,他以寓言的形式写出《郁离子》,提出救时之术,'以待王者之兴',与孟子的'五百年必有王者兴'的圣人救世思想一致。刘伯温还认为,胜天下之道在德;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得民心者得天下,唯修德省刑,轻徭薄赋,与民休息,方能得民心。

  要求重用人才。刘伯温认为,治国如治病,'医切脉以知症,审症以为方。治乱,症也;纪纲,脉也;道德、政刑,方与法也;人才,药也'。而且,人才时人治社会之本,人存政举,人亡政息。所以,应当不问系族,唯贤是用;不论农与工肆之人,不鄙侧陋,择人唯长。识别人才,则要看本质,不要被外表所迷惑,不能只凭琴之'断纹'、'古款',就认为它是'希世之珍';也不能将'狗偷鼠窃'之人,'食之以玉食,荐之以珠履'。治国还应廉洁爱民,奖善惩恶,而'贿赂公行,必致丧失人心,室家不保','志利而忘民',则'国危矣'。刘伯温的这一套思想与孟子的仁政学说是一致的,他们都寄希望于明君清官的上对下的'关怀'。

  推崇兵民结合的用兵之策。刘伯温认为,善战者省敌,不善战者益敌,所以,应当擅于借用他人之力,来战胜对手:'惟天下至仁为能以我之敌敌敌,是故敌不敌,而天下服'。还应兵民一体,组织民丁,以耕备战,以战护耕:'有国者,必以农耕而兵战也,兵不足则农无以为卫,农不足则兵无以为食'。所以,可耕战定籍,保甲连环。

  善于用谋。刘伯温是谋略家的代表,反映了中国人好智用计的民族性。他说,豺狼本不是老虎的对手,但它善于群起而攻,犄角相应,所以老虎往往敌不过它们。赵国兵卒虽多,但于长平一战,弃戈被坑,'惟其智之不如豺而已'。他还说:'人有智而能愚者,天下鲜哉','智而能愚,则天下之智莫加焉','鬼神之所以神于人者,以其不常也。唯不常故不形,不形故不可测'。在《拟连珠》中,刘伯温还写道:

  食人之虎,不能容一猬;牵牛之绠(绳子),可以御九犍(公牛)。

  善扑火者不迎其烟,善防水者不当其急。

  千斤之象,不惴虎而惴鼠;三寸之蝎,不蠹棘而蠹松。是以制(制服别人)必取其所畏,防必究其所容(能容纳什么),故能不震而威于斧钺,不劳而固于垣墉。????

  剔大蠹者木必凿,去大奸者国必伤。

  志大业者,必择所任;抱大器者,必择所投。是以梁(架桥于)江湖不取螬残之木,钓鲸鲵不适(去)雨盈之沟。

  仁暴殊途,非暴无以为仁之启;怨恩异路,非怨无以为恩之资。

  鱼无定止,渊深则归;鸟无定栖,林茂则赴。故以道养贤,则四方之民听声而来;以德养民,则四方之贤望风而慕。

  势有所梏,则小柔可以服(制服)大力;形有所格(局势有所限制),则大猛(大的力量)不能破小坚。

  善贾者不壅(积压)其货,善治者不壅(压制、堵塞)其民。

  士有悍妇,则良友不至;国有妒臣,则贤士不留。

  坐舟视星,当察其曷(何)转;执斗较(校正)斛,当审其孰(哪个)平。

  政以渐成,则民不骇;俗以渐变,则功不偷(白费)。

  海纳污然后成其大,君纳众然后保其荣。

  愚人畏病而常病,智士防危而不危。

  徇(汲汲于)功利者,不虞(预防)谄诈;溺(沉溺于)鬼神者,独觉形声。

  暴于物者,众志之所诛;妨于物者,舆情(舆论)之所疾(谴责)。是以虎狼堕井,仁者见之而不怜;荆棘当道,行者过之而必诘(清除)。

  虎之跃也,必伏(趴下)乃厉;鹄之举也,必拊(拍翅膀)乃高。

  蠖屈求伸,非终于屈;龙潜或跃(最终跃起),非固于潜。是故勾践事吴,乃成姑苏之举;夷吾(管仲)佐霸,曷(何)向槛车之嫌(指管仲曾被齐桓公囚禁)?

  以杀止杀,圣人之不得已;以暴易暴,悍夫之无所成。

  御龙之智,不能训猿以礼;神农之智,不能服(驯服)豕(猪)而耕。

  刘伯温的智谋之深令人慨叹!它是中国人的精神世界的写照,是中国谋略文化的缩影。

  曾国藩谋略

  弟子赵风起撰文论述曾国藩道:

  '誉之则为圣相,谳(贬)之则为元凶'。近代以来,曾国藩成为颇有争议的人物。一方面,他镇压了太平天国,杀人如麻,被人称为'曾剃头';还有,他'借洋兵助剿',在处理'天津教案'时被人骂为'卖国贼',另一方面,他创办江南制造局等,开中国近代工业之先河;他严于修身,廉洁自持,被人誉为'古今完人'。蒋介石最喜读《曾文正公全集》,视曾国藩为楷模。青年时期的毛泽东也说过:'愚(我)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曾国藩在谋略、修身方面影响深远。现对其思想略作评述。

  治国统军谋略。

  •与人治社会的其他杰出政治家一样,曾国藩认为治国安邦、统军打仗首在'爱民'、'得人'。(实际上他们只不过是在邀买人心、利用人民而已。)曾国藩说:'为治首务爱民','爱民为治兵第一要义'。又说:'行政之要,首在得人','兵事以人才为根本'。可见,他在长期的仕宦生涯中体会到了民众的力量和人才的可贵。他感到最为痛心的便是'民心涣散'、'士大夫习于优容苟安'。他要求:'养民以为民,设官亦为民'(实际上是不可能做到的),'凡利之所在,当与人共分之;名之所在,当与人共享之',从而达到收拾人心的目的。对于领导人才,他则要求做到'公'、'勤'、'廉'、'明'、'敬'、'诚'、'恕'。(其实,中国人哪有公心、诚心和恕心!有的只是私心、欺诈之心和世代复仇之心。)曾国藩还认为,选将重在四点:'一曰知人善任,二曰善觇敌情,三曰临阵胆识,四曰营务整齐'。又说:'带兵之人,第一要才堪治民,第二要不怕死,第三要不急名利,第四要耐受辛苦'。不过,他认为对人才也不可苛求,因为'大抵任事之人,断不可有誉而无毁,有恩而无怨',所以,要'衡才不拘一格,论事不可细苛,无因寸朽而弃连抱,无施数罟以失巨鳞'。

  •办事打仗皆稳扎稳打。曾国藩主张,做事'渐求整顿,不在于求取速度',应当'打仗不慌不忙,先求稳当,次求变化;办事无声无息,既要老到,又要精明'。为此,他'寸心兢兢,且愧且慎','战战兢兢,即生时不忘地狱','唯力尽人事,不敢存丝毫侥幸之心','扎硬寨,打死仗'。

  修身处世谋略。

  •修身教子尊孔墨。曾国藩承儒家'三省吾身'之祖训,时刻不忘进德修身。他每天记'日课','身过、心过、口过,皆记出,终身不间断',对于出现的问题,则勇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他'小心翼翼,事无巨细,皆不敢忽','念念欲改过自新',这样,最终达到'明德、新民、止至善'的境界。

  儒家强调圣人治国,否定法治,所以,官员的个人品格、修养成为政治好坏的关键。中国社会又是欺诈成风,小人、恶人得势,因此,清官注重自省、自我批评,未尝不是好事。只是这种自省太脆弱了,也表明了国人的无奈和悲哀。

  再者,中国人总是返回内心,寻找恶根,可是,社会并未变得清新、正义。

  曾国藩还尊崇禹墨精神,主张劳动、吃苦、节俭和平民化。在教子家书中,曾国藩一再强调:'勤理家事','不可厌倦家常琐事','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在家要种菜、养鱼、养猪、做饭,'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他还说:'居家之道,不可有余财','以做官发财为可耻','家事忌奢华,尚俭'。一般人都希望子孙做大官,可曾国藩说:'余不愿(子孙)为大官,但愿为读书明理之君子'。即使为官,也要'守寒素家风'。他称:'读书乃寒士本色,切不可有官家风味','居官不过偶然之事,居家乃是长久之计'。

  有位汉学家说:'中国官僚社会依靠被称作系统化的贪污来维持生存'。可见,古代官员贪污受贿是'正常'的。正因为做官与得势、发财紧密相连,所以,望子做官、官本位成为'基本国情'。而曾国藩一反世道,不求做官,不求发财,尽管有虚假欺人的成分,但也仍然难能可贵。

  •处世主张'敬恕'。曾国藩说:'敬以持身,恕以待人','作人之道,圣贤千言万语,大抵不外敬恕二字'。何为'敬',敬谨也,严于治己也;何为'恕',宽恕也,薄责于人也。曾国藩强调:'凡事不可占人半点便宜,不可轻取人财','凡事留余地以处人,功不独居,过不推诿','同打仗,不可讥人之退缩;同行路,不可疑人之骚扰'。'先办一副平恕之心',便可与人'和舟共济'了。

  •顺境时功成身退,逆境时死中求活。曾国藩认为:'天下无易境,天下无难境',因此,他主张在'易境'时学习道家,淡泊知足,功成身退,他说:'知足天地宽,贪得宇宙隘','功成身退,愈急愈好','功名富贵皆人世浮荣,惟胸次浩大是真受用'。他不仅提出:'现在但愿官阶不再进,虚名不再张,常保持无咎,即是持身守家之道',而且自己采取行动,请求注销封爵。在'难境'时,曾国藩则主张学习兵家,'死中求活','置之死地而后生'。他说:'丈夫当死中图生,祸中求福'。

  纵观曾国藩的谋略,确实达到了人治社会的最高峰。他谨小慎微,克己知足,敬恕自持,同时要在猜忌、虚伪、因循、险恶的官场中有所作为,实属不易。他深得儒道墨法以及兵家的要领,成为老奸巨猾的大儒大官,令人敬佩,且扼腕而叹―――中国文化犹如酱缸,腐蚀力太强大了!

  吴起孙膑谋略

  弟子周敬研究吴起谋略,写道:

  吴起,古时与孙武齐名,为中国谋略之大家。他为战国时卫国人,出身殷富之家,少时周游四方,以舞刀击剑为乐。乡民造谣诽谤他,他便杀死30多人,与母亲起誓诀别道:不做卿相,就决不回来与母亲相见!于是,他投往鲁国,拜孔门弟子曾参(另说为曾参的孙子曾申)为师,日夜苦读,所学渐成。齐国大夫田居至鲁,嘉其所好,以女儿许之为妻。不久,吴起母亲病故,他想起誓言,没有奔丧,只仰天三号,旋即收泪,诵读如故。重视孝道的曾子知道后,与之绝交。吴起只好改学兵法,三年学成,在鲁国任为大夫。其时齐国兴师伐鲁,鲁穆公欲以吴起为将御敌,但由于吴起之妻为齐人,故犹豫不决。吴起知道后,回家取了妻子人头,献给穆公。穆公虽恶其残忍,但爱其才能,于是拜吴起为大将。吴子在军中与士卒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马,见士卒伤口未愈,便亲口吮其脓血,深为士卒所爱。及战,吴起先是示弱,然后突发制人,终于大败齐国。

  此后,齐相国田和实施离间计得逞。他派使者张丑求购美女二人,加上黄金千镒,似馈吴起,名曰齐鲁通和。吴起贪财好色,见即收下。张丑出门后,故意到处宣扬,闹得沸沸扬扬。吴起怕治受贿通齐之罪,于是逃奔魏国,任西河守27年,创建'魏武卒',立下赫赫战功。魏文侯崩,吴起受到继位的武侯猜疑,于是又逃到楚国,不久任楚相。其时,他大胆变法,奖励耕战,抑制豪强,使得楚国迅速强大起来。但楚悼王崩,吴起被守旧的贵族大臣乱箭穿身而亡。

  郭沫若称:吴起'是中国历史上永不会磨灭的人物'。

  吴起的兵法谋略有:

  立国战略。强调'内修文德,外治武备',两者不可偏废。吴起说:'修德废武,以灭其国家','恃众好勇,以丧其社稷'。他指出,军事斗争必须以和谐的政治为基础:'不和于国,不可以出军;不和于军,不可以出阵;不和于阵,不可以进战;不和于战,不可以决胜'。又说:'是以有道之主,将用其民,先和,而造大事'。

  练兵教战。吴起主张要对士兵'教'、'戒'、'励':'昔之图国家者,必先教百姓,而亲万民','故用兵之法,教戒为先','凡治国制军,必教之以礼,励之以义,使有耻也'。又说:'故师出之日,明死之荣,无生而辱'。

  严行赏罚。吴起认为领导者必须严格用法,树立威信,使'居则有礼,动则有威','夫发号施令而人乐闻,兴师动众而人乐战,交兵接刃而人乐死'。做到:'将之所麾,莫不从移;将之所指,莫不前死','不从令者诛,三军服威,士卒用命,则战无强敌,攻无坚阵矣'。

  爱兵重将。吴子指出,将军必须仁爱士卒,国家必须选好将才:'民知君之爱其命、惜其死,若此之至,而与之临难,则士以进死为荣,退生以辱矣','故将之所慎者五:一曰理,二曰备,三曰果,四曰戒,五曰约。理者(组织完备,井然有序),治众如治寡;备者,出门如见敌;果者,临敌不怀生;戒者(戒骄戒躁),虽克如始战;约者(简约),法令省而不烦'。

  用兵谋略。吴子主张随机应变,刚柔变换,他说:'因其形,而用其权','兼刚柔者,兵之至也'。他像孙子一样,提出:'以近待远,以逸待劳,以饱待饥。圆而方之,坐而起之,行而止之,左而右之,前而后之,分而合之,结而解之','用兵必须审度虚实,而趋其危'。他还主张:'用众者务平易,用少者务险隘';'见可而进,知难而退'。

  周敬评论曰:吴起的天性中有许多中国人的残忍暴戾、刻薄寡恩的成分,但他又有如历代明君,善于对士卒施恩,假仁假义,'爱兵如子',所以,获得成功;他不愧为大谋略家,既有谋略实践,又有谋略理论,比他略晚的孙膑也是这类谋略巨子。欲评论中国谋略,不能不了解他们。

  相传孙膑曾与庞涓一起跟鬼谷子学习兵法,庞涓自愧才能不如孙膑。后来,庞涓成了魏国将军,便将同学孙膑骗到魏国,假借法令对他处以膑刑(砍去膝盖骨的刑罚)。孙膑假装疯癫,最终逃到了齐国,被待为上宾。不久,齐国将军田忌赛马,开始时输多赢少,孙膑建议:'第一局用您的下等马同对方的上等马比,第二局用您的上等马对付对方的中等马,第三局用您的中等马与对方的下等马较量'。三局赛毕,田忌两胜一负,赢得齐王的千两黄金。从此,田忌格外敬重孙膑,并将他推荐给齐王,被拜为将军。

  公元前354年,魏国攻打赵国,赵国向齐求教。孙膑避实击虚,围魏救赵,迫使魏军放弃了邯郸之围;接着,孙膑在桂陵设伏,截击回师的魏军,大获全胜。

  公元前341年,魏国联合赵国出兵攻韩,韩国向齐求援。齐威王派田忌为将军,孙膑为军师,率军直取魏都大梁。魏将军庞涓急忙从韩国撤军,与齐军遭遇。孙膑遂向田忌建议:利用魏人向来轻视齐人的心理,示之以弱,减灶诱敌;假装败退,在退却中第一天挖灶十万个,第二天挖灶五万个,第三天减为三万个,让魏军误以为齐兵大量逃亡,因而全力来追。果然,魏军中计,一直追到马陵。庞涓刚看清树上写着'庞涓死于此树之下'几个大字,便遭万箭齐射,他中箭自刎而亡。齐军大胜,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

  孙膑的谋略在《孙膑兵法》中得以充分地体现。

  孙膑强调用兵必须有良好的政治基础作保证,他说:'义者,兵之首也','卒寡而兵强者,有义也';为政必须使民'素信',不可'伤民'。

  孙膑主张先了解敌我情况,充分估计形势,加以分析,然后制定出作战方案。他说:'善战者,见敌之所长,则知己之所短;见敌之所不足,则知己所有余','用兵移民之道,权衡也'。

  孙膑认为作战方案制定后应作军事上的充分准备。他告诫:'事备而后动','兵弗如,勿与持久;众弗如,勿与接和(交战)'。

  孙膑重视人的关键作用,指出:'间于天地之间,莫贵于人','得众,胜;左右和,胜','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同时,他要求将帅必须具备很高的素质:'将者不可以不义','不可以不仁','不可以无德','不可以不信','不可以不智胜'。

  孙膑强调兵势的运用,称:'所谓善战者,便势利地者也','其巧在于势','有所有余,有所不足,形势是也',因此,孙膑主张得势时'赞师'(增加力量),无势时'让威'。还应努力促成形势的变化,'避而骄之,引而劳之','营而离之,并卒而击之'。

  孙膑主张'胜不可一'(不固守一种方式),应采取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他指出:'奇正无穷,分也。分之以奇数(奇谋术数),制之以五行','凡兵之道四:曰阵,曰势,曰变,曰权'。

  周敬曰:中国两千多年前就有如此丰富的军事谋略理论,而古希腊、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伦未闻有此,足见中国战争之酷烈、人性之机变;而且,政治寓于军事之中,兵法实为政法,两者的原则是一致的,可见中国的政治家亦如军事家,多为多谋善变、玩弄权术之辈,他们根本不知诚实、正义为何物。几乎可以说,中国自古多是政客,少有政治家!还有,中国人把兵法运用到人生处世,自古就有《三十六计》《人生兵法》《处世韬略》之类的书,人人不学自通,这样,中国社会的确成为战场,不讲规则,唯以取胜为鹄的。

  鬼谷谋略

  弟子袁弘道研究鬼谷子谋略有成,撰文道:

  鬼谷子是游说学、谋略学大师,他深刻地了解中华民族劣根性,能灵活地运用'钓人之网','欲取反与'、'揣摩'、'权谋'之术。

  (一)

  鬼谷子说:正如对事物的考察要经历从今到古、从古回今的过程,对人的试探也要经过多次反复的回答。好比投石问路,不断地收集对方的信息,观察他的反映。特别是要诱导对方多多说话,让他情不自禁地说出真情。也可以你先开口说几句简单的话,静听对方的反映。如果对方已进入角色,就随时诘问他,让他打开心扉。说话时最好引述各种实例,给人以具体的形象,以刺激对方的发言欲望。

  别人讲话是处于动态,自己静听是处于静态。以静待动,以安待哗,对方的气势莫不衰竭,对方的实情莫不透露。以无形的技巧钓有声的语言,如果他所说又与事实相符,那么其人的真情毕至。一位政治家对此道熟谙深察,那么他就掌握了打开人心的钥匙。

  但是,常拿'钓人之网'套人语言,对方终究会发现自己的上当而不再应答,这时,就要以诚挚的语言感动他,作为对他袒露心迹的报答。如果对方的感情随之而动,就加紧引导和控制。自己不断地追问,对方不断地应答,言语具体又能推理,那么大事可定。如此反反覆覆,一切事情都可游说。高明的人以此诱导无论是智者还是愚者,都能得到真情实事。

  老子声称:'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予之'。'贵以贱为本,高以下为基'(欲富贵,不妨从贫贱开始;欲高大,不妨从低下开始)。与此类似,鬼谷子提出:'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取反与'。这就是利用事物相反相成的规律,从反面达到正面的方法。

  三国时期,曹操麾师百万进攻江东,诸葛亮智激孙权抗曹,采用的便是从反面促成的方法。一天,诸葛亮一见孙权的面便说:你应该尽早投降。孙权说:刘备为何不投降呢?诸葛亮答道:刘皇叔是皇室宗亲,有勇有谋,天下归心,怎么能北面称臣呢?一席话,气得孙权拂袖而去,终于下定了联合抗曹的决心。

  将老子和鬼谷子的欲夺先与的策略运用到军事上,则可收到奇效。春秋战国时期,晋国曾称霸一时,权臣智伯贪得无厌,向另一权臣魏桓子提出割地要求。桓子大怒,而他的部下任章却说:'不妨暂时割地给他,他定会不断向人提出领土要求,然后各诸侯联合起来,他必死无葬身之地'。后来果然智伯被各领主追杀,被迫自尽。

  从上可见,鬼谷子亦堪称兵家之师矣!

  不过,鬼谷先生讨论的重点还是说服术。他认为,谈话的内容可以是这件事,也可以是那件事,可以是有关侍奉君主的,也可以是有关管理百姓的。从这些谈话之中可以识别真假,了解相同点和差异点,进而判断真情与伪诈。一个人的言谈动作反应出心声,透露出喜怒哀乐的规律,这是性情决定了的法则。譬如,一个人话不离己,则表明他是自我主义者;喜欢对别人的事寻根问底,说明他是好奇心强烈的人;交谈中常用'但是',是有理论兴趣、能言善辩的表现;被人注视时,便立刻移开眼光,是自卑感的反映;经常抚摸、抓挠下巴,则透露出理智老练,等等。总之,从交谈中的些微动作变化,就可以观察到对方的感情所托。采用这个权术,首先自己要平静,才能鉴貌辨色,明察秋毫。

  所谈论的内容不一定是当前的事情,但是从其他事情的细微征兆中,可以知道这类事情的发展规律。这样,虽不与人交谈很多,就能很快见其真情。犹如从阴知阳,从圆知方。比照类推,天衣无缝,滴水不漏,可以知道事物的全部轨迹。

  '象比'之法(类比法)实际上是一种逻辑推理方法。它根据两个事物之间某些相同或形似的属性来推出它们其他的属性也可能相同或形似。在说服别人时,要随机应变地巧妙地运用这种'象比'的方法,从而达到化被动为主动,使对方心服口服的目的。

  春秋时期,晏婴使楚,面对楚王的凌厉攻势和语言侮辱,巧妙地使用类比推理方法,使得楚王不得不折服。

  某一天,楚王设宴欢迎晏子。他故意绑了一个齐国人从晏子面前经过,然后问道:'他是干什么的?'官吏答道:'他是齐人,因偷盗被抓'。楚王于是面对晏子说:'又是齐人!难道你们齐人生来爱偷东西吗?'晏子从容答道:'桔树长在淮河以南是桔树,长在淮河以北便是枳树,这是水土不一造成的。齐人在齐国从不偷盗,一到楚国便成了小偷,莫非是你们楚国的风俗使得人善偷吗?'这一席话,晏婴把个楚王说得瞠目结舌,无言以对。

  (二)

  鬼谷子说:君臣之间往往会出现这样的情况,离得远反而亲近,近在咫尺反而疏远;主动求职不被重用,毅然离去却穷追不舍;每天侍奉在前不受欢迎,距离遥远却引起相思。

  这是为什么呢?是一个人的内在意志在起作用。而内在意志从见第一面时就开始形成:或者给人的印象是有德行,或者给人的印象是可以成为朋友,或者给人的印象是看重钱财,或者给人的印象是喜好美色,人的性情,不一而论。

  现代心理学认为,人们见面时的第一印象是情感化的,我们常据对方的风度、姿态、表情、言语将人分类,作出判断并引起相应的情绪体验。第一印象容易形成对他的固定看法,即所谓'刻板印象',这种习惯性偏见将影响以后的交往过程。特别是语言交谈给人留下的印象极为深刻。

  通过你来我往的不断接触,我们就逐渐掌握了一个人的性情特点,于是根据其人的特点来对付他,采用合适的说服策略,那么'欲入则入,欲出则出,欲亲则亲,欲疏则疏,欲就则就,欲去则去,欲求则求,欲思则思','独往独来,莫之能止'。

  鬼谷子还说:古代进言强调从《诗》《书》等经典说起,谈论其中的精华与糟粕,然后谈到当今的用与不用、行与不行、去与就、正与反等政策。无论怎么做,都必须明白其中的道理,揣测即将发生的事情,从而在遇到疑难危险时能够迅速决策。只要策略上没有过失,就可'立功建德'。而且,'治名入产业',将扬名的念头融入事业之中,这才是有心计的表现。如果君主昏庸无道,臣下作乱不悔改,此时不可与之同流合污,这正是树立自己形象的大好时机。如果对方内心接受了进言,但不肯于外表表现出来,你就'说而飞之'――用声情并茂的控制性语言打动他。只要你早就在准备效力,君主迟早会下诏委以重任。但是,如果你的说辞、见解不利于君主,说服时态度生硬,不懂策略,让君王下不来台,那么你的前程未卜仕途黯淡。

  当然,即使有朝一日,你扶摇直上,高居要职,鬼谷子提醒你也不要忘了'退为大仪'(急流勇退为上策)。因为功高震主、权重倾国这是缺乏法治的社会之大忌。韩信被杀时的哀鸣:'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灭,谋臣亡',永远成为专制政治中的警钟。

  (三)

  语言交往是人类交流的重要方面。语言使用得当,就会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甚至语言行为可以吸引、感染和控制一个人。

  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人的语言交往有四种类型:1、和谐型。交往双方旨在建立和谐融洽的沟通关系。2、感情型。交往以亲情、热情和共同喜爱为特征。3、理智型。交往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要,如心理学家马斯洛所说的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等。4、控制型。交往是基于支配别人的想法。不是运用权力,而是运用语言权术和技巧,以达到控制别人的目的。

  鬼谷子所阐述的就是控制型语言交往。他认为,游说一个人,既要让对方发言,又要运用'飞箝'控制其发言。'飞箝'的'飞'就是启人口齿的意思,'箝'就是钳制、诱导和控制的意思。在与人交谈时,应尽量赞扬别人,引起对方的发言兴趣。但又不可让人漫无边际地讲下去,应随时抑制一下对方的话头。总之,有时应抬高对方,有时应贬损对方,有时应刺激对方,有时应压抑对方,在不同的场合采用不同的手段,随机应变,始终牵着对方的鼻子走。

  运用诱导的言辞使对方一吐真情,无形中就控制了他。诱导对方的话有时是相同的,有时是不同的,应使用最能打动对方心理的语言。谨举两例:

  苏秦面对犹豫不决、想投降秦国的韩王,他使用'宁为鸡头,不为牛后'的游说方针,指出:'你如果投降秦国,秦国自然要你献城。韩地有限,秦王的欲望无穷,迟早还是要起战火',韩王听如此一说,坚决表示'死也不降秦'。

  苏秦为了使齐国归还燕国的城池,他在齐宣王面前'俯首以庆,仰首以吊',既道喜又吊丧,弄得齐王莫名其妙。苏秦解释说:'道喜是因为你又夺得燕国城池,吊丧是因为从此燕国与秦国结盟,一齐攻打齐国,齐国的命脉断矣!'一席话,使得齐王主动归还燕地。

  鬼谷子作为苏秦的老师,对语言的运用更有独到的见解。他说:'如果用诱导之术达不到目的,就先给对方来一个下马威,然后再反复试探;或者先反复试探,然后使对方窘迫而一吐真情。或者在试探中夹杂着凌厉的语言,或者以凌厉的语言反复诘问'。

  三国时,诸葛亮舌战群儒,采用的就是鬼谷子的上述'兵法'。

  东吴张昭以刘备节节败退的事实,讥笑诸葛亮'言行相违',自比管仲乐毅,但'曹兵一出,弃甲抛戈,望风而窜'。诸葛亮听罢,哑然而笑道:'鹏飞万里,其志气鸟群哪能识得?就如人得了重病,需慢慢调理,然后才能恢复。刘备无兵无粮,无军无城,尚且使得夏侯敦、曹仁辈心惊胆裂,管仲、乐毅之用兵,未必过此。而且兵贵在决胜而非屡胜,刘邦屡败于项羽,但垓下一战定鼎中原,这才是国家大计、社稷安危的主要谋略'。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无言以对。

  座间又有一人问道:'孔明想效法苏秦、张仪之利舌,来游说东吴?'诸葛亮严辞答道:'苏秦、张仪都是人中豪杰,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出任秦相,皆有匡扶天下的谋略,非畏强凌弱、惧刀避剑的人可比。而你们一听曹军要到,便畏惧请降,还敢耻笑苏秦、张仪?!'

  座上一人忽道:'请问孔明治何经典?'诸葛亮答曰:'寻章摘句,这是腐儒所为,哪能兴邦立事?古之伊尹、姜尚、张良、陈平之辈,都有匡扶宇宙之才,但未审其生平治何经典。他们哪会像书呆子,在笔砚之间,舞文弄墨?'

  诸葛亮如此凌厉的语言,终于使得存心刁难的江东官员由衷叹服。

  现代社会心理学认为,语言的魅力主要在于诚挚、幽默和出奇。诚挚可以给人信赖感,幽默可以调节气氛,出奇则可以震惊对方。鬼谷子、苏秦、张仪、诸葛亮等人十分重视奇言妙语的作用,因此,他们得以纵横捭阖,建功立业。

  (四)

  鬼谷子说:计谋可以分为上、中、下'三仪'。上谋是无形的谋略,它使事业成功但不为人所知;中谋是有形的谋略,它帮助成就事业但留下痕迹,不过,因为用得巧妙,大家都称赞它;下谋是迫不得已使用的下下之策,它也能扶危济困,但费力伤物。以上三种计谋,相辅相成,可以制定出最佳的方案,皆可称为奇谋。奇谋既出,所向披靡,自古而然。

  鬼谷子还指出:应当根据对方的形势,去成全别人;应当根据对方的好恶,权衡策略。有时应略微恐吓而刺激对方,人一经刺激,便言不由衷,心慌意乱,马上会答应所有的条件;有时应将事情夸大拔高以打动对方,把事情提高到战略高度,往往容易使对方茅塞顿开,心眼俱活;有时应以微小的迹象加强例证,迂回类比,巧用逻辑推理;有时应以事实不断地验证……。鬼谷先生认为:'计谋之用,公不如私,私不如结'(公开的不如隐秘的,隐秘的不如结为一心),'正不如奇'(正规的计谋不如奇谋),所以,'说人主者,必与之言奇;说人臣者,必与之言私(讲私情私利)'。齐国的靖郭君担任齐相时拜领薛地,打算在薛地筑城,为众谋士反对。于是,靖郭君拒绝会客,不听任何谏言。有一人在门口大呼:'我只说三个字,超过了愿受刀斧'。靖郭君破例接见了他。这人说完'海。大。鱼'三字便走,靖郭君忙拦住他,请解释。客人说:'大鱼无海不活。齐国即是你的海水,齐国如果灭亡,薛地何存!'于是,靖郭君停止了筑城计划。这里,谏客所采用的即是出奇制胜的战略。

  鬼谷子又说:如果是自己人,但说些见外的话,两人就会疏远;如果是局外人,但探得内情,那么危在眼前。

  俗话说:'伴君如伴虎'。在中国官场,官员如果探得皇帝的某些隐情,那么他大祸将临。所以,聪明人处朝而不多问朝事,说话谨小慎微。汉景帝的御医周文从不谈政事,当皇帝问他对大臣们的看法时,他都说:您自己判断吧。这样,周文避免了不少灾祸。

  鬼谷子强调:对方所不欲,勿强加于人;不要指出对方的错误而教导别人;别人有短处,就避而不说出来;圣人的谋略是秘密的,唯有愚蠢的人喜欢张扬外露。

  …… …… ……

  鬼谷子的谋略博大精深,深镢秘扃,为世人所揣摩运用。春秋战国时苏秦、张仪、公孙衍、陈轸、苏代、苏厉、甘茂、淳于髡、鲁仲连、范雎、郭隗、公孙龙、虞卿、蔡泽、姚贾,汉时郦食其、贾谊、晁错、主父偃、蒯通、陆贾,三国时孔明、曹操,晋时袁悦,唐时魏征、赵蕤、张睿、李全忠,宋时洪迈、高似孙、赵普,明时刘基、海瑞,清时纪昀、阮元、卢抱经、俞樾,近代曾纪泽、张謇、丁汝昌等皆为纵横家之传人、实践者。可以说,鬼谷谋略既反映了中国人的聪明机智、深谋远虑,又代表了诡计多端、世故圆滑、隐晦内向的国民性。
八字预测、六爻占卜、奇门遁甲、风水策划、预测分析、情感挽回、情感预测、情感咨询、和合风水、催婚姻风水、斩桃花风水、回心转意和合风水、七日和合风水、和合文化易学风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