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的由来和风俗,元宵节的由来与传说,元宵节的故事

元宵节的由来:
与古代祭祀太乙神有关。太乙是天帝的别称,据说是掌握人间的任何事情。先秦的帝王,为求得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每年年初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到了祭祀当天的晚上,宫中灯火明亮,祭祀仪式通宵达旦。公元前一○四年,汉武帝创建‘太初历’时,就把祭祀太乙神的正月十五日列为重大节日。
据载,自梁惠帝刘盈殁后,其母吕雉篡位,由吕氏宗族掌政。吕雉亡后,周勃、陈平等人率兵讨伐诸吕,拥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因为讨伐诸吕的日子是在正月十五,所以每年到了这一天,汉文帝都会在晚上出宫,与民同乐。因古时称正月为元月,因此汉文帝就把正月十五订为元宵节。
与道教信奉‘三官’尊神有关。道教的一个重要教派五斗米教,供奉三官尊神:天官、地官和水官。天官生日在正月十五日,古人列为上元节;地官生日在七月十五日,古人列为中元节;水官生日在十月十五日,古人列为下元节,合称‘三元节’。这三个节日中,以上元节最受人重视。这一天按照三官的爱好,演奏音乐,张挂彩灯,人们成群结队上街观赏花灯,祈求赐福、赦罪和解厄。
与汉代提倡佛法有关。东汉时期,佛教已传入中国。有次,明帝刘庄在梦中见到一个身高六丈的金人,据说这就是西方的佛,于是派郎中蔡愔,博士秦景到天竺(印度)去寻求佛法。永平十年(公元67年),蔡愔等从印度求得佛法,回到京都洛阳,同来的还有西方僧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明帝十分高兴,亲自出宫恭迎,燃灯拜佛,并在雍门西建白马寺弘扬佛法。这却引起道教的强烈反对。永平十四年(公元71年)正月初一,他们向朝廷提出要同佛教斗法。十五日,明帝把道士们召集到白马寺,命摄摩腾和竺法兰两人出来比法,结果佛家护胜。明帝更加笃信佛教,正式下令不论平民贵族,每年的正月十五日,一律要在夜间张灯结彩,表示对佛法的尊崇。
到了唐代,元宵深入民间成为重大节日,庆祝活动持续三天三夜,当时的城市还是实行宵禁,唯独正月十五日敕令燃灯,称为‘放夜’,后来演变成为后来元宵提灯的习俗。开元、天宝年间,连皇帝都不惜巨资搭建灯轮、灯树、灯楼等新花样,各种新型花灯的设计更是巧夺天工,精美绝伦。北宋初年,庆祝活动甚至长达五夜。
 
元宵节的节俗:
花灯:
俗谚谓:‘十三点灯起,十五上元宵’,灯节的前几天称为‘放灯’,最后一天为‘谢灯’。元宵日张灯结彩表示光明的象征,预祝来年的行好运。除了每年推陈出新的花灯游行外,有些庙宇并每年举行花灯大会,并在庙内及四周挂满平安灯,各式各样出奇制胜的花灯造型,吸引了不少逛花灯的人潮。
 
猜灯谜:
与灯相关的另一项活动是‘猜灯谜’,在宋代以前猜谜被视为高尚活动,盛行于读书人之间,到了宋代,谜语和元宵赏灯活动结合在一起,成为灯谜,使得元宵的节日习俗更加丰富。所谓‘灯谜’,就是把谜语贴在花灯上给前来观赏的人猜,猜中者可以得到奖品,因灯谜像虎一样难射,所以又称‘射虎’,这项活动一直延续至今,成为大人小孩都喜爱的的趣味活动之一。而灯谜所沿用的语词有很多种,例如:庾词、谜语、射覆、社、诗谜、春灯谜、文虎、灯虎、打呆、打古仔、灯猜、破闷儿、风人体等。灯谜虽然不是什么伟大的文学作品,但在制作上,仍需运用巧思。因此、谜面的设计要符合‘八美’,即句练、法净、语圆、意明、字切、雅驯、超脱、体备。而传统的灯谜更要讲求一定的格式。通常所谓灯谜格有 二十四种:秋千格,卷帘格,白头格、徐妃格、求凰格、谐音格、玉带格、粉底格、燕尾格、虾须格、双钩格、加冠格、脱帽格、纳履格、解带格、脱靴格、系铃格、上楼格、下楼格、掉首格、掉尾格、中分格、碎锦格、辘轳格。这些谜格,如运用得当的话,往往可以制出十分高雅的灯谜。
 
吃元宵:
元宵节吃元宵的习俗约自宋代盛行,圆圆的元宵含有团圆的意义。元宵在南方也称为‘汤圆’,在一般人家中,于元宵当日将糯米粉和搓成汤圆,象征全家团圆、事事顺利。而传统北方及店家元宵的制作方式则是用摇的,先做好馅粒,然后一颗颗放在大箩筐内的干糯米粉上,摇晃箩筐,使其均匀沾上糯米粉,捞起元宵沾水后,再下箩筐摇,如此重复数次即成一颗颗圆滚滚的元宵了。
《岁时杂记》记载:‘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
《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做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上元竹枝词》:‘桂花香馅裹胡桃,江米如珠井水淘。见说马家滴粉好,试灯风里卖元宵。’近千年来,元宵的制作日见精致。光就面皮而言,就有江米面、粘高梁面、黄米面和苞榖面。馅料的内容更是甜碱荤素、应有尽有。甜的有所谓桂花白糖、山楂白糖、什锦、豆沙、芝麻、花生等。碱的有猪油肉馅,或油炸炒元宵。素的有芥、蒜、韭、姜组成的五辛元宵,表示勤劳、长久、向上的意思。

各地习俗:
河北:
永平府元宵节,有病的妇女群聚窑下,称‘陶灸’。儿女交错度桥,称‘度百厄’。也有人以纸裁剪为九条纸绳,信手打结以卜休咎,称‘结羊肠’。又以十二个面盏贮油放入锅中蒸熟,以面盏积水之多寡来预卜该月的晴雨。
静海县上元节以大馒头为节食。
庆云县元宵节男子请五祖教拳棒,女子请紫姑卜休咎。
 
山东:
淄川县元宵节临水人家多放河灯。
宁阳县元宵送灯至祖坟。
兴农村的元宵节有照灯的习俗。男孩子提着灯,绕枣树六圈,口念‘嘟佬嘟佬,开花结枣’六遍,就能使枣树丰收。
莒县男女老少于正月十六到野外踏青,称之‘走老貌’,据说每年走一次可永保青春年少。
 
河南:
襄城县元宵吃馄饨汤,称之‘团圆茶’,娘家接已嫁的女儿回家过节,
郲县元宵庆灯时,老幼有病者,皆以火灸石龟。本地有河桥的,相率过桥。若无桥,则以木板搭数丈高之‘天桥’,称为‘走百病’。
 
陕西:
凤翔县于元宵节宴请女儿、女婿,称之‘吃十五’。并送灯、送油,称之‘添油’。
 
江苏:
武进县上元日绑缚芦苇成丈许之火炬,插于田间,称‘照田财’,用来预卜早潦。火色白者为水,红者为旱。
宜兴上元日,儿童戴鬼面具,屈脚振肩而跳,称之‘跳鬼’。
 
浙江:
杭州民间传正月十五为上元天官赐福之辰,多斋素诵经,匍匐至吴山礼拜。
海宁县元宵节以精致的菊花灯为最出名。
上虞县少于元宵节晚上到戡恃月台上较量武艺。
建德县人家有新娶媳妇的,于元宵节设酒祭床。
 
江西:
新建县民于元宵扫墓插竹为灯。
万安县城各乡均于元宵节祀上元神舟。
 
湖北:
云梦县(今之江汉)老农夫于元宵夜持火炬偏照田圃,叫‘照绝地蚕’。儿童则以田鼓迎神,以卜岁事。
武昌的‘弄龙’要一连三天。全村的男女老少都跟随龙灯到邻村赴宴,称为‘龙换酒’。
 
湖南:
常德上元各家以椒为汤,加入韭菜儆果诸物款待客人,称为‘时汤’。
新田县游完龙灯后,将龙灯付之一炬,称为‘送灾’。
 
四川:
四川元宵有‘四偷’的习俗:‘一偷汤圆二偷青,三偷檐灯四偷红。’除了偷青是为了强身外,其余皆为求子的习俗。
开县有‘对骂’的习俗。元宵节时人们搬板凳到户外去,将平日之怨气,尽皆骂出,被骂之人不得回骂。
 
福建:
泉州花灯最具特色,有香灯、纸折莲花灯、丝料宫灯、八结灯等等。
邵武县元宵夜境内庙宇绕境迎香,称为‘净街’。
闽南地区有两村儿童互掷石为戏的习俗。据说若不掷石,那个村子必定发生瘟疫。
 
广东:
新安县民有于去年生男者,皆于元宵夜庆灯。
南雄闹花灯时,父母取龙灯上之龙须线给小儿系带,据说可保儿童无疾病。又取龙灯内残存的蜡烛照床下,据说可以产贵子。
文昌县民元宵夜偷青时,偷中的以挨骂为吉祥之兆,偷不中者则以不挨骂为吉兆。
 
云南:
云龙县于元宵节前迎三崇神,沿街立棚祭祀。弥勒州元宵后一日燃香于桥,投石水中,再取水洗眼,据说可以去疾病。
 
台湾:
台北县的平溪、十分一带,有元宵节放天灯的习俗,即所谓‘南蜂炮、北天灯’。
台湾的许多寺庙,也在元宵节举行‘乞龟’的活动,以作为庆祝。
台中县的东势地区就盛行这项旧俗。苗栗地区的客家人不吃元宵,而是做菜包吃,俗称‘猪笼粄’。
正月十五还有‘听香’的风俗。听香的方法是先在神前烧香掷筊。请示过出行的方向后,于途中窃听他人谈话,再根据所听的容,向神前掷筊占卜今年的吉凶。
八字预测、六爻占卜、奇门遁甲、风水策划、预测分析、情感挽回、情感预测、情感咨询、和合风水、催婚姻风水、斩桃花风水、回心转意和合风水、七日和合风水、和合文化易学风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