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籍贯之争

摘要:老子,生活于春秋中后期,约公元前571年——488年,享年84岁。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官是出生地、亳州的道德中宫是曾经隐居生活之地、涡阳的天静宫是其传人尹喜的家乡,也是《道德经》流传于世的旺地。“楚苦县,陈苦县,楚相人,陈相人”四种籍贯说具有相对一致性,虽说法不一,但都指今河南鹿邑。陈国相人是《史记》原著,今本《史记》系转抄本相对正确。“宋之相人或宋之沛人”源自对地名混乱的误解。“安徽涡阳人”的证据本身不成立。

  关键词:陈国、宋国、楚国、沛地、相县、苦县、涡阳县、厉乡、赖乡。

  道家创始人老子,先秦时期称其学术思想为黄老学派,实际上是肯定了《老子》传承着以黄帝为标志的中国正统国粹思想。关于老子是什么地方人,或许对理论学术研究影响不大,但汉时就有《庄子》沛人、《列子》陈人与《史记》“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存疑之语,只是没有引起人们太多的注意。经汉初采用道家思想治国,东汉形成道教,唐李家王朝认祖的洗礼,“老子天下第一”,地位日益显赫,引发籍贯之争。特别是近年来由于旅游业的兴起,安徽涡阳、河南鹿邑大兴土木,先后建成了现代化规模宏大的天静宫、太清宫, 籍贯之争,越演越烈。走进两个县城,标注“老子故里”的骑牛雕塑不细心的人分辨不出其中差异。北京国家博物馆老子蜡像展还明确注明是江苏沛人。究竟老子是哪儿人,孙以楷教授对历史进行了梳理,他在《道家文化寻根》中归纳整理出有五种说法[1] [P36]:
  1、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西汉司马迁说,见《史记·老子列传》。
  2、陈国苦县赖乡曲仁里人。隋唐孔颖达说,他说《史记·老子列传》中说,老子是陈国苦县赖乡曲仁里人(《礼记·曾子问疏》,《十三经注疏·礼记正义》)。
  3、陈国相人。隋唐陆德明说,他说《史记》所载的既不是“楚苦县人”,也不是“陈国苦县人”,而是“陈国相人”。《后汉书 · 郡国志》曰“陈国相人”,还解释说:“春秋时曰相”。
  4、楚国相人。东汉边韶在《老子铭》中说老子是“楚国相人”。《广弘明集》中释法琳的《十喻篇》引《高士传》也持同样看法。
  5、宋之相人。清代姚鼐说。他在《老子章义序》中说,老子是宋国沛人。马叙伦《老子考》中说,宋之相人。
  经过对五种说法的分析总结,孙以楷教授提出第六种说法——安徽涡阳人。但无论几种说法,归纳起来实际只有河南鹿邑与安徽涡阳两种争论,笔者认真查阅了有关材料,认为“楚苦县,陈苦县,楚相人,陈相人”四种答案具有相对一致性,虽然说法不一,但都同指一个地方,即今河南鹿邑。陈国相人是《史记》原著,今本《史记》系转抄本相对正确。“宋之相人或宋之沛人”源自对地名混乱的误解。“安徽涡阳人”的证据本身不能自圆其说。为证明上述结论,下面从所涉及乡、县、国等地理概念入手,只有正确理解这些地理概念,才能辨别真伪,解决争论。
  一、厉乡、赖乡同地
  《 汉语大字典》“厉”字条,颜师古注:“厉,读曰赖”;司马贞索隐:“厉、赖声相近,古多假厉为赖”。所以赖乡和厉乡是同一概念。成语“鲁鱼帝虎”,出自《抱朴子》,引用当时谚语“书三成,鲁成鱼,帝成虎”,说书经过三次转抄,“鲁”会错成“鱼”,“帝”会错成“虎”。中国古书在传承的过程中,汉及汉以前都是以传抄为主要手段,抄写者大多为普通文人、政治文人,不是学者文人,一般只关注内容、字义与抄本的一致性,而不注意保持书的原形、原样,这是先秦古文都有的通病。考古发现帛书《周易》与通行本的字形不同,字音相近是正常情况。乡名虽异,概念一致,说明无论谁抄谁,对抄写者来说,赖乡和厉乡同指一个地方。由于“曲仁里”只见一说,故乡里的地名一致,没有争议。
  至于“曲仁里”一名所指,鹿邑县城东门内的老君台正门牌坊上的联语可以为证,联语为“自古永传曲仁里,天高近接太清宫”。曲仁里作为“赖乡”的下级行政单位,就应该是今太清宫镇,即太清乡宫乡政府所在地。太清宫镇在鹿邑县城东5公里处(与《濑乡记》《历代疆域表》均符合若契),旧有别名曰“犹龙镇”(解放前仍然如此称呼),取义于《史记·老子列传》孔子“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一语。更奇者,镇内西北角有一方圆数十丈的高地,当地父老相传谓之“影阳山”(这或许就是王莽新朝更名为“赖陵”的根据吧)。关于这片高地,当地民间至今流传着一段与老子有关的神话传说。或许最有说服力的是此高地本身为一条小河的发源地,这条丝毫不起眼儿的小河,当地父老至今仍名之为“赖(濑)乡沟”,贯穿太清宫乡全境,东南汇入白沟河。此水名恰好与历代文献相合。
  二、苦县、相县同地,因“相”歧义
  鹿邑古称“鸣鹿”、“苦”、“谷阳”、“真源”、“仙源”,元朝至元二年(1265)改为鹿邑县,县名沿用至今。春秋(前770-476) 在太清宫集西北设治相,马铺北设治訾毋,大辛集东北设治鸣鹿,今县城东设治苦,属陈国。 战国(前475-前221) 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灭楚,置苦县,属颖川郡,后属砀郡。 《史记索隐》:“苦县本属陈国,春秋时楚灭陈,而苦又属楚,故云楚苦县。” 《历代地理沿革表·卷25》:“苦,汉属淮阳国,后汉属陈国。三国仍称苦县。晋成康三年更名为谷阳。唐乾封元年更名真源。建元元年改曰仙源,神龙元年复名真源。宋大中祥符七年夏,更名卫真,全同。元初省卫真,入鹿邑,后迁鹿邑治,此属亳州”。 应该说县名沿用有准确的历史记载,没有争议。
  《水经注》曰“涡水又东南屈,径苦县故城南。《郡国志》曰:《春秋》之相也” [2] [P343]。这里说明《春秋》书上指苦县为相地。《水经注》接着按涡水流径又曰“涡水又东,径谯县故城北”[2] [P345]。谯,今亳州,地理位置定位指出“苦县”在今亳州上游。这与地方志“苦,古地名,秦置苦县,今河南鹿邑” [3] [P1327苦] 记载在方位上完全一致。因此今河南鹿邑,在秦为苦县,在春秋是相地,鹿邑、苦县、相地三者同指一个地方。然鹿邑作为相地是很早以前的事,后来从春秋至汉,在今淮北市一直有一个“相县”存在,由于“相地”歧义,导致了各种争论。
  《水经注》曰“相县,故宋地。秦始皇二十三年,以为泗水郡。汉高祖四年,改沛郡,治此”。“睢水又东径相县故城南,宋共公之都所也。”[2] [P359] 《山海经》注曰:“今泗水出鲁国卞县,西南至高平湖陆县,东南经沛国彭城、下邳至临淮下相县入淮。”[2] [P359]《水经注》和《山海经》指出在今淮北市有一个“相县”存在(今淮北市相山、相山区),而这个相地不是老子出生之地,为了区分这个相县与老子之相,《水经注》特意进行了加注说明曰“睢水又东南流,径下相县故城南。”指出“应劭曰:相水出沛国相县,故加下也” [2] [P345]。也就是说为了区分应劭所说的相县,把淮北相县称为下相县。关于前面提到的相县,《水经注》承认边韶的观点,书中特别补充说“汉桓帝遣中官管霸祠老子,命陈相边韶撰文碑。边韶《老子碑》文云:老子楚相县人。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存,在赖乡之东。”[2] [P345]另外还说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也在同地方立了一碑,碑云:“老子生于曲涡之间。涡水又屈东,径相县故城南” [2] [P345] 。也就是说存在二个“相县”,一个是《春秋》书上说的相县,汉人认为指今河南鹿邑,秦置苦县,西汉属淮阳国。另一个是淮北相县,宋共公之都所,汉高祖改为沛郡。前一个相地(鹿邑)很早就不是行政区域名称,而后一个(淮北)相县至迟到秦汉还是行政区域名称。
  关于两个相地的关系,据《元和志》和《寰宇志》载,约公元前21世纪,商汤的十一世祖相土,由商丘东迁至现淮北市相山区,筑城而居,此后地名为相城山,名为相山。秦始皇二十三年在今淮北市辖区设有相县、铚县,同属泗水郡,相城为郡治所在地。此外,《竹书纪年》记载,商王仲丁“自亳迁于嚣”, 河甲“自嚣迁于相”,《史记》记载河甲在当王子时就住“相地”,“父母在,不远游”,这个相地应该就在“亳都”附近,而且可能是上相县。有一个大胆的猜想,由于河南鹿邑发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的“口子”墓,而今淮北有口子酒厂,口子酒的酿造历史已有两千多年历史,远在春秋时期宋襄公多次歃血盟会诸侯,饮的就是当地的口子酒。口子酒的命名会不会就是“口子”家族从上相县搬到下相县有力证据。“口子墓”与“口子酒”, “上相县”与“下相县”不会是纯粹的巧合。
  汉时人认为老子出生之地无论是相,还是苦,都指同一地方,即今河南鹿邑。这样不管《史记》原来是哪种记载,在县、乡、里三级行政区域名称都同指一地。唐高宗亲临鹿邑拜谒, 封老子为“太上玄元皇帝”,老子之母为“先天太后”,于乾封元年(666年)下诏改县名为真源,寓鹿邑为真理(道家思想)的发源地。武则天称帝后,尊李母为先天太后,于载初元年(689年)下诏改真源为仙源,意为老子是得道成仙之人,而老子生地则为仙之源。这些名称都隐含承认是老子故乡,虽然已经有边韶、孔颖达、陆德明等不同说法存在,但大唐皇帝李隆基,大宋皇帝宋真宗,宋徽宗都亲自己来亳州太清宫进行祭奠,没有歧义。宋真宗拜谒后,下诏改县名为卫真,以表明他比别的朝代更捍卫老子及思想(真理)的至尊地位。宋时,涡河之滨有三个老子庙: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官、亳州城内的道德中宫、涡阳城北的天静宫。从时间属性理解“太清官”的字义,“太”本身就包含着是袓庭、出生地的哲理。只是到了清代因两个相县和对沛地概念不清,才产生江苏沛人和安徽涡阳人之说。
三、“ 沛人说”无稽之谈
  “沛人之说”未见它处记载,主要引发于《庄子 · 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之沛见老聃”和《庄子 · 寓言》“阳子居南之沛,老聃西游于秦,邀于效,至于梁而遇老子。”这里产生几个问题必须要理清:一是沛在哪儿,概念的具体内涵是什么?二是孔子见老聃的时间与地点与老子是隐者的关系怎么理解?
  1、“沛”的概念
  庄子并没有直接讲老子的籍贯是沛人,老子辞周回故里住在沛地,住地与出生地是两码事,不一定同地。有人可能这么认为,庄子编造的故事皆是为了学术观点的需要,写在哪儿见面与学术观点没有关系,他没有必要编造见面地点,何况老子是他最崇敬的人,老子与庄子两者的籍贯无论有怎样的争论,都相距不远,属于老乡无疑,相差时代约一百多年,也很近,庄子应该知道老子的一些情况。假定庄子讲的意思即指籍贯沛人,必须考证“沛”在庄子时代指哪儿。
  清顾祖禹《读史方与纪要 · 江南 · 徐州》:“(沛县)古 ?阳国地。秦置郡治,故城在县治东南微山湖下。? 阳,国名。《春秋 · 襄公十年》:公元前643年,“夏五月甲午,遂灭 ?阳”。现在的沛县,春秋战国时属宋国,齐、楚、魏灭宋,楚得沛地。西汉改为沛郡,辖沛县。方志记载,沛[3] [P655沛] :秦王政二十二年(前225)灭魏,置泗水郡;二十六年(前221),天下分三十六郡,以相邑置相县,属泗水郡。汉高祖四年(前203)分泗水郡置沛郡,治相县,直属汉廷。沛作为国、郡、县的行政区域地名是庄子去世后汉之时的事,所以《庄子》之沛不是指现在江苏和安徽淮北之地的沛国、沛郡 、沛县,而是另有其地
  史书记载“以沛为汤沐邑,称沛县为小沛”。相城古为沛郡(国)治所,又称大沛,而称今江苏沛县境内的沛故城为小沛。这里说明有一个沛地是汤之沐邑,“汤沐邑”这个词有据可查的是指周代指天子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也指天子之县,再后来指天子赐以皇室成员的封邑。《礼记·王制》:“方伯为朝天子,皆有汤沐之邑於天子之县内。” 周代供诸侯朝见天子时住宿并沐浴斋戒的封地。后来汤沐邑是天子赐以王畿以内的封邑,古代称王都所在地为畿,后指京城管辖的地区,如京畿、畿辅。《说文》:“讥,颊肉也,从肉几声,读若畿。”颊肉在面,离耳目最近。《尔雅》说:“几,近也”。畿、讥、几三字通义,从字义理解汤沐邑之沛就在王都附近。“汤沐邑之沛”含有“皇帝生活起居过的故地”,这也是刘邦为什么将故乡改为沛县、沛郡的文化底蕴。汉时,沛郡直属汉廷是汉“汤沐邑”,那么因为这个名称沛县为小沛。反推词源词义“汤沐邑”是由成汤住宿沐浴斋戒的地名演化而来,而成汤在开商朝之时所居之国只有70里地范围,因此汤沐邑之“沛”,最大距亳州不超过70里,河南鹿邑在这个范围内,而涡阳距120里不在这个范围内,从原始字义上理解“沛”应该在王都。商都有两说,商丘或亳州,如果是商丘即不必再提涡阳了。
  沛地与王都相关,后人在亳州建有商成汤王陵,王都是亳州。对庄子“南沛见老聃”的合理解释是,老子回到故乡,并没有住到出生的家乡,而是在家乡的州府所在地亳州隐居。这一方面符合中国传统文化“落叶归根”人性的特点,现代许多干部、工人退休也多选择回到故乡,一般不是到故乡出生的乡村,而是住在生活方便的集镇。另一方面也于传说孔子在亳州道德中宫见老子相符合,现在亳州道德中宫前还有孔子走过的“问礼巷”。如果《史记》与《庄子》的说法有矛盾,作为学者的司马迁既然对庄子内容有评论,必然认真看过《庄子》之书,他必然发现这个问题。何况他怕别人混淆老子其人,那么细致地交代与老莱子、老儋的区别,当然对籍贯地也关注。因此只有“沛人之说”与司马迁没矛盾才能通过。那么,只能有一种可能,由于淮北“相县”,不是老子出生的相地。“宋之沛人说”当为后人理解所致,原因是《庄子》之沛后人理解指沛国,而几个人说都看到的《史记》为相人,沛国一直有“相县”,故清代姚鼐等人推论“宋之沛人”、“宋之相人”符合逻辑,实因历史地名混淆所至。
  2、“隐者”的含义
  有人说老子是隐者,不可能身居闹巿。关于老子是隐者出自《史记》,原话是“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老子出关,关令尹喜说“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第一个“隐”是学问深藏的意思,第二个“隐”有“隐退”的意思,两者皆没明确说明老子是“隐者”。 第二个“隐”可以理解为“隐者”,即使是“隐者”,也不是我们后来理解的意思。首先,这是一句将来时语句,是事前论断,不能用它代表事实;其次,古今隐者的概念内涵有差异。其实,古人眼中的隐者,并不是隐居起来,而是指心灵的隐憋。自古有句流传很广的说法:“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说的是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 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真正的“隐者”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隐者的真正含义是指心灵方面的,而不是指外在的形式。唐朝诗人白居易有《中隐》诗一首,对隐者的大概含义作了诠释: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一  般称面对昏暗的政治环境,政治人物辞官为隐退,有识之仕不去当官为隐者。称老子是隐者,也是因为针对他面对周王室衰败辞官而言说的。同朝为官,又是家乡不远的关令尹喜说“子将隐矣”,应该是说老子隐退之事。胡适论证老子是正宗儒家,分儒分道是汉代才有的事。老子不但有许多著名的学生,如文子、阳子、庚桑子等,《庄子》、《列子》都记载有人专程找他,求教他,说明他不是隐居者。 “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孔子周游列国时已五十多岁了,学者一般认为老子大孔子约二十岁左右,孔子去求教老子时,老子应该七十多岁了,更说明他是人人都知道有住所的名人。民间俗语“73,84,阎王不请自己去”,说的是在“人生七十古来稀”的古代,孔子73岁,老子84岁,达到这个年龄圣人都要死,何况普通人呢?《庄子·养生主》:“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老子死的时候有人去祭吊,说明老子的寿岁是有人知道的,这与民间传说他八十四岁吻合,也符合客观唯物主义。由于司马迁对《庄子》有偏见,认为他的有些事“空语无事实”,故对《庄子》记载老子的事件不采用,而其它记载又不清晰,他只好将一些其它传说记载下来。老子最后出现的年龄是七十多岁,人在亳州,这么大年龄也走不了多远。史记所述的“莫知终焉”应该是说不知道他最后死在什么地方和什么年份,而不是说隐退无人知晓的地方。
 四、“陈国相人”为原著
  要弄清国籍,必须要明晰宋、陈等国的地理范围。
  宋[3] [P385宋]:国名,周公平叛,立微子于宋,建都商丘(商丘县南)。有今河南东部,和山东、江苏、安徽之间地。共传32代,公元前286年为齐所灭。《广韵·宋韵》:微封宋二十余世。为齐、楚、魏所灭,魏得其粱、陈留,齐得济阴、东平,楚得沛粱,即今郡地是也。具体来说,宋国的疆域西至今河南睢县,见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 河南五 · 归德府》[3] [P1044睢] :“睢州,春秋时宋、陈两国地。”东至江苏微山湖以西地区 ;中部有今河南商丘,永城,今安徽淮北及宿州的部分地区,山东省的河泽、定陶等。有《战国策》佐证。《战国策·秦族四》[3] [P1745至]: “魏氏将出兵而攻留、方舆、铚、胡陵、砀、萧、相,故宋必尽。”《战国策》所说的故宋地砀、萧、铚、相在今安徽的砀山县、萧县、临涣、淮北。 方舆:故城在今山东省鱼台县。留:春秋宋邑,故地在今江苏沛县东南。
  在上述区域中,安徽亳州、涡阳、河南鹿邑不在其中,也是就说苦县从春秋到战国时期不属于宋。 苦县战国时属于陈。 陈国: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公元前637年,楚因陈国背叛楚国,楚国与宋国联盟,楚大夫成得臣帅师伐陈,占领了陈国的今安徽亳州及城父集。《左传·僖公二十三年》[3] [P222夷] :“楚成得臣帅师伐陈,讨其二于宋也。遂取焦、夷,城顿而还。杜预注:焦,今谯国县也。夷,一名城父,二地皆陈邑。焦:春秋陈地,后归楚,后改作谯。”谯,今安徽亳县。《广韵 · 铎韵》[3] [P121] :“毫,国名,春秋时陈地。”亳州在鹿邑的东北,亳州的西南左下系陈国腹地,鹿邑在左下 ,亳州是陈国地,鹿邑必定是陈国地。实际上,由于更北的“睢州,春秋时宋、陈两国地”,史料说明今涡河与惠齐河交汇地域,即 今河南鹿邑在春秋时代,无论苦县,还是相县,肯定属于陈国。考证春秋陈国版图,正好与《汉·地理志》记载的西汉称“淮阳国九县苦、阳夏、宁平、扶沟、固始、圉、新平、柘”,东汉称“陈国”的版图吻合,反过来说“淮阳国”和“陈国”的建立的依据来源于古陈国。由于淮北相县有准确历史记载,一个国家,同时有两个同名的县不可能,理解为“宋国相人”违背地名取名原则。但相与宋国两先祖有关,“上相县”在陈国,不在周封给宋国的领土内,宋国保留“相”的名称系宗族血源感情所致,这样淮北下相县与陈国上相县也不矛盾。淮北相县属于宋,宋之沛人、相人肯定是对地名误解造成的错误。
  另外,《水经注》在涡水流径谯地后还说“涡水又东南,径城父县故城北,沙水枝分注之”[2] [P359]。古代县城相距不超过百里,由此推断城父在今亳州与涡阳之间。今距亳州65里,距涡阳50里的城父集就是当年的城父县。方志记载:城父古称夷,又称城父寨。春秋为陈国夷邑,楚灭陈后,夷沦为楚地。鲁昭公9年(公元前533年)楚迁许于夷。鲁昭公13年(公元前529年)“吴灭徐,徐子奔楚,楚城夷而处之。”这里说明城父在未置业之前,曾居住过两个小国君。楚平王使太子建居城父,汉置城父县。东晋咸康4年(公元338年)改置浚仪县,隋大业2年(公元606年)恢复城父建制。明洪武初,废城父县,并入亳州,改称城父寨,解放前后,一直为区、公社、乡镇政府所在地。春秋名将伍子胥,西汉军事谋略家张良均出于此,是千年历史文化名镇,该镇已有3600多年历史。《水经注》在涡水流径城父后,还说“涡水又东南径涡阳城北”。以上说明,今河南鹿邑与安徽涡阳不可能曾属于一个大县,关于老子的故里关系,两者是非此即彼的关系。《史记》记载陈于公元前479年被楚灭,孔子在这一年去世,由此推算出老子死于陈国灭亡前约十年,故老子从出生到死亡皆为陈国人。此外,由于考古发现,当代著明学者李学勤先生喊出“走出疑古时代”,《列子》之书不能视为伪书,该书周穆王篇曰:“其父之鲁,过陈,遇老聃,因告其子之证” [6] [P88],记载秦国有一小孩子得了迷糊病其父路过陈国请教老子一事也可旁证老子“陈人说”。
  因此,隋唐陆德明的“陈国相人”说法最准确,只有他的说法与其它观点没有矛盾,其它观点皆因对历史地名变迁误解而形成的。他说《史记》所载的既不是“楚苦县人”,也不是“陈国苦县人”,而是“陈国相人”。陆德明是学者,他许多的训诂考据观点被汉语大字典采用,刘大钧教授对其学术人品高度称赞说“故以陆德明之人品学问及见识,是绝不可能引伪书的” [7] [P6]。《史记》确实有不同的传本,现日本有一珍本,记载“武王在位四年”,而今通行本就没有“四年”的字样,这事被“夏商周断代工程小组”发现,也就是说通行本《史记》内容不一定全是原著原抄。“陈国相人”是《史记》的原著说法合理,其理由如下:
  1、学者论证“陈国相人”的记述方式符合《史记》记载惯例。《史记》的基本体例是,或写国名,不写地名,如“颜回鲁人”、“张仪魏人”等;或说地名,不说国名,如“庄子蒙人”、“孟阿邹人”等;或又说国名,又说地名,如“苏秦,东周洛阳人”、“李斯,楚上蔡人”等。连声名显赫的孔子,也只记载为“鲁昌平乡陬邑”,只说到邑,尚未说到里。据《周礼·地官·遂人》载:“五家为邻,五邻为里。”春秋时期,里是最小的区域单位。为什么惟独老子的籍贯说到了国,说到了县,说到了乡,说到了里呢?今本《史记·老子传》中关于老子故里的一段文字,既不合情理,也不合《史记》的体例,大多学者认为必为后人窜改所致。            
  2、与通行本《史记》藕合。《史记》是非常严谨的书,如果“楚苦县厉乡曲仁里”是原著,那么违背了文本的两个记述前提,第一与老子本人出生当时“陈国相人”记述对不上;第二与作者写作当时“西汉淮阳国”也对不上。所以今本《史记》“楚苦县厉乡曲仁里”是抄本,但与原本意义还基本一致。由于老子出生前,陈国就被楚占领,后来又恢复陈国,变成楚附属国,出生后虽然是陈国,名存实亡的陈国早已是楚国的囊中之物,楚人视其为已有,属陈属楚一般人难以分辩。老子在世时,陈国曾被楚平王(弃疾)为公子时占据五年,陈国历史因此有五年空白。《左传》:“昭公九年,楚公子弃疾迁许于夷,实城父。”[5] [P608城]占领年间(公元前533)楚将许国迁城父,后来楚与外敌作战,战场主要在亳州城父一带,老子刚死陈国就从此属于楚,故称楚也不见怪,《史记》成书约后300多年,用楚苦县不易被地名误解。再者为了区分淮北相县和楚陈矛盾,抄者根据自己对历史的理解,写成楚相县也说得过去,如东汉时又恢复陈国称谓,理解为陈苦县也正确,只是清代以后的说法皆错。
  3、《括地志》:“苦县在亳州谷阳县界。有老子宅及庙,庙中有九井尚存,在今亳州真源县也。”《水经注·卷二十三》详细交待了谷水与涡水流径,谷水是从今河南省睢县(原已吾县)到柘城县(原柘县)再流径到下游的苦县及赖乡,地理位置定位指出今惠济河就是当年的谷水,“谷水又东径苦县故城中”,说明苦县故城在谷水岸边。这也是晋隋改苦县为谷阳县的原因。涡水是从今河南太康县(原阳夏县)到安平县(原安平县)再流径到下游的苦县及赖乡,“涡水又东南曲,径苦县故城南。《郡国志》曰:《春秋》之相也。王莽更名之曰赖陵矣。”苦县故城既在谷水岸边,又在涡河北边,只能有一个解,那就是苦县故城在谷水与涡水交汇处,两水中间的三角地带就是苦县、相县的辖区。“小县城,巴掌大,城里打板子,城外听得见”。问题是古代县城都不大,谷水穿城而过下径赖乡城南,涡水流出后也径赖乡,不可能有这么大的县城,因此可能是两个城。隋薛道衡撰文的“老子碑记”载,“乃诏上开府、仪同三司、亳州刺史、武陵公元胄,改其故迹,营建祠堂。皇上往因历试,总斯蕃部,犹汉光司隶之所,魏武兖州之地。对苦相之两城,绕涡谷之三水,芝田柳路,北走梁园。”也就是说西汉的苦县是由原相县和原苦县合并形成的,两个县城是存在的。这里要注意一个问题,就是郦氏笔下的“谷水又东迳苦县故城中”一句,说明“苦县故城”的地理环境非常特殊,就是有“谷水”穿其城而过,换句话说,没有“谷水”穿其城而过的城池,就不是“苦县故城”。 有人认为“苦县故城”在今安徽省毫州谯城区安溜镇。其证据是《水经注·阴沟篇·谷水》:“谷水又东迳赖乡城南,其城实中,东北隅有台偏高,俗以是台在谷水北,其城又谓之谷阳台,非也。谷水自此东入濄水”。此段文章说明“苦县故城”在东经“赖乡”城南“两河口”注入濄水(今称涡河)的“谷水”上游。由此反证,由“赖乡”城南“两河口”注入濄水(今称涡河)的“谷水”上游、有“谷水”穿其城而过的城池,才是“苦县故城”,毫无疑问,“苦县故城”即今安徽省毫州谯城区安溜镇。《水经注》虽然没有明确交待是两个城,但从书中可以解读出是两处,一处是谷水边的苦县城,位置大约在今鹿邑县贾滩镇下游安溜镇,在涡水北,太清宫东北;一处在今鹿邑县城附近,在涡水南,太清宫西南。而郦道元交待涡水边的县城是相县故址。两个县城分别在太清宫东北和西南,正好与“对苦相之两城”语境吻合,一个县有两个县城, 分别在涡水南北,也是造成哪个是原苦县城、哪个是原相县城,哪个在涡水南,哪个在涡水北概念混淆的原因。 由于今天的惠济河古名谷水,谷阳县只能在谷水边,不会出现在没有谷水的涡阳县,老子之相的地址在曲涡间,只有这个地方苦县、相县和谷阳县都可解释通。“涡阳说”的错误可能是混淆谷阳与涡阳读音形成的。这里的地形与“曲涡间”和“曲仁里”的地名也吻合。曲,弯曲,曲涡间指在涡河河湾里,涡河湾在三水交界的地方,向里弯的在涡河南,因此“故里”应该在南岸,而在北岸不能用“曲涡间”来描写,只能用“谷涡间”来表述。
  其实关于老子籍贯的真正争论是清代前后之事,前人虽有文字记载不同,但实际上都承认 河南鹿邑是他们所讲的地方。老子历史地位祟高,很难会被家乡人断代忘记,他又是孔子崇敬的人,孔子见过老子,《春秋》书上说老子是相人,而《春秋》是经过孔子亲手编纂传承下来的,因此对老子的出生籍贯,也很难被人们弄错,汉时没人怀疑,当然是历史的延续。
 五、“涡阳说”自身不立
  现在鹿邑县的太清宫在涡河之南,涡阳的天静宫在河涡之北。关于老子故里的位置,东汉陈相边韶在《老子铭》中云:“老子楚相县人也。相县虚荒,今属苦,故城犹在,在赖乡之东,涡水处其阳”。另外还有永兴元年谯令长沙王阜也在同地方立了一碑,碑云:“老子生于曲涡之间。涡水又屈东,径相县故城南”。“涡水处其阳”和“径相县故城南”一般理解涡河在老子故里的南面,也就是说老子故里在涡河的北岸。有人还借曹魏黄初三年《魏修老子庙诏》,直接说:“涡水北有老子庙。”其实,这三段记载同出《水经注》一处,本身并不矛盾,而是后人断章取义,误读产生了“北岸说”。由于现在鹿邑县的太清宫在涡河之南,“北岸说”的人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引证说,元代亳州太守张柔用人工把绕在鹿邑县城南的一段淤塞的河道捏直了,涡河从太康流入鹿邑县西北境,直至亳州,从此鹿邑城、太清宫等就从涡水之北变成现在的涡水之南了。元代以前,今日的鹿邑、太清宫(即春秋的苦县、厉乡、老子庙、相故城),在涡河北岸;今亳州、(春秋的焦邑、城父邑),在涡河南岸。元代后,涡河河床苦县至相故城段北移,今鹿邑、太清宫处于涡河南岸;今亳州、城父遗址,仍在涡河南岸。但是,近几年,杭州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我国研究《水经注》的权威陈桥驿教授和上海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所钱林书等五位教授先后到河南鹿邑太清镇考察,一致认为该镇北面的涡河河道是自然河道,决不是人工挖掘的,也不是改道形成的。因此,老子故里不可能从涡河北岸变迁到涡河南岸。由此,马叙伦先生说后人由“赖乡之东”而附会成老子生在赖乡,这姑且不论。老子既是相人,又处在涡水以北,自然与厉乡有一河之隔了,总不能说老子生于一河之隔的两地。
  马叙伦先生的观点代表了否定“鹿邑说”的主流意见,这种观点有两个错误:一是把出生地与所在地的县城概念混淆。“径相县故城南”是指“相县”县城故址在涡水北岸,而不是指老子故里在北岸。用县城方位代表出生地方位,犯偷换概念错误。《晋太康地记》:“苦县城东有濑乡祠,老子所生地也。”老子是相县人,不一定是县城人,《水经注》还说“涡水又北径老子庙东”,明确指出老子庙在涡河南岸,同一本书中的说法,可惜“涡阳说”的人视而不见。
  其次,对“涡水处其阳”理解不但有偷换概念错误,而且还有文字理解错误,它原义也是指县城在北。《玉篇·阜部》“阳,山南水北也”。古文中,山之阳是南面,水之阳指北面,如现在江阴市,汾阴市就是在江南、汾水之南,而陈国的故都今河南淮阳就在淮河之北。“涡水处其阳”在古文中指苦县县城在涡水北面。还有,曹魏黄初三年《魏修老子庙诏》原话不是“涡水北有老子庙。”而是“阙北东侧,有老子庙”。涡阳是清朝才设的县,郦道元时期没有涡阳县,位置与设县历史也使涡阳说站不住脚了,所以涡阳说不成立。
  孙以楷先生在《道家文化寻根》中根据“《春秋·桓公十五年》曰:公会宋公,卫候,陈候于? ,伐郑。?,宋地,在沛国相县南。”[1] [P40]认为,汉代在相县西南有侈亭,即春秋时的?, 侈亭( ? )相当于今涡阳县北丹城集一带,说这里今有十七个以“相”命名的村,然后说方志记载天静宫就是老子出生所在地,在春秋属相, 所以得出老子是宋国相人。这个结论的证据本身有二个错误。一是:侈与?、?不是通假字, 因此用侈亭(?)证明为涡阳县地是错误的。即使通假,  侈亭也不必然是指 ?地,二者之间没有必然逻辑关系,书中又没有交代出处。二是:对“? ”,杜预注:宋地,在沛国相县南。”[3] [P1826]理解有误,注释本义即指淮北相县。《广韵 · 纸韵》:“?同?”。汉语大字典有明确注释 [3] [P1826]:“? ,春秋时宋国地名,在安徽宿县西。《说文·衣部》:?,《春秋传》曰:公会齐候于?”。因此“安徽涡阳说”被自己引证的论据否定。关于“涡阳说”只见少数人论证,所见出处皆为偏后朝代,最早不过明代,不足为证。老子纪念祠庙中华大地历朝历代到处都有,尤其是传世《道德经》的老子弟子尹喜的故乡在涡阳,这里有“老子庙”是合情合理的事,虽然出土汉代文物,但没有文字也不可取。“涡阳说”自身不成立,不能自圆其说。
  综上所述,老子,生活于春秋中后期,约公元前571年——488年,享年84岁。河南省鹿邑县的太清官是出生地、亳州的道德中宫是曾经隐居生活之地、涡阳的天静宫是其传人尹喜的家乡,也是《道德经》流传于世的旺地。
注释:1、《道家文化寻根》[M] .安徽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2、《水经注》[M]. 岳麓书社,1995年第一版.
3、《 汉语大字典》[Z].湖北辞书出版社,四川辞书出版社1992年第一版.
4、《山海经》[M].岳麓书社,1992年12月第一版.
5、《 辞海》[Z].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12月第一版.
6、《文白对照二十二子 ·列子 》[M] .安徽文艺出版社.
7、《周易研究 》[J] .二00六年第六期,山东大学出版.
作者:倪劲松,男,(1962,-),县文联主席,安徽省巢湖市作家协会常务理事。作品曾发表于《中国科技信息》、《安徽大学学报》,《浙江绍兴文理学院学报》、《茅山道讯》、《巢湖日报》等杂志报刊。
现在的人争吵这个 为的不过一个 财 字

罪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