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发先至”与“先发制人”

  “后发先至”最早出现在《荀子•议兵》中,原文是:“后之发,先之至,此用兵之要术也。”意思是在敌人采取行动之后行动,在敌人到达目的之前到达,这是用兵最根本的方法。而后又出现在《孙子兵法•军争篇》中,原文是:“故迂其途,而诱之以利,后人发,先人至,此知迂直之计者也。”意思是所以故意迂回绕开行军或进攻路线示远,并且以小利引诱麻痹敌人,最终在速度上超越敌人,比敌人后行动,却先于敌人达到目的地或实现目标,这便是懂得 “以迂为直”计谋的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记载这么一个“后发先至”的经典战例:
  秦国进攻韩国,军队驻扎在阏与。赵王召见廉颇问道:“可以去援救吗?”回答说:“道路远,而且又艰险又狭窄,很难援救。”又召见乐乘问这件事,乐乘的回答和廉颇的话一样。又召见赵奢来问,赵奢回答说:“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哪个勇猛哪个得胜。”赵王便派赵奢领兵,去救援阏与。军队离开邯郸三十里,赵奢就在军中下令说:“有谁来为军事进谏的处以死刑。”秦军驻扎在武安西边,秦军击鼓呐喊的练兵之声,把武安城中的屋瓦都震动了。赵军中的一个侦察人员请求急速援救武安,赵奢立即把他斩首。赵军坚守营垒,停留二十八天不向前进发,反而又加筑营垒。秦军间谍潜入赵军营地,赵奢用饮食好好款待后把他遣送回去。间谍把情况向秦军将领报告,秦将大喜,说:“距离国都三十里军队就不前进了,而且还增修营垒,阏与不会为赵国所有了。”赵奢遣送秦军间谍之后,就令士兵卸下铁甲,快速向阏与进发。两天一夜就到达前线,下令善射的骑兵离阏与五十里扎营。军营筑成后,秦军知道了这一情况,立即全军赶来。一个叫许历的军士请求就军事提出建议,赵奢说:“让他进来。”许历说:“秦人本没想到赵军会来到这里,现在他们赶来对敌,士气很盛,将军一定要集中兵力严阵以待。不然的话,必定要失败。”赵奢说:“请让我接受您的指教。”许历说:“我请求接受死刑。”赵奢说:“等回邯郸以后的命令吧。”许历请求再提个建议,说:“先占据北面山头的得胜,后到的失败。”赵奢同意,立即派出一万人迅速奔上北面山头。秦兵后到,与赵军争夺北山但攻不上去,赵奢指挥士兵猛攻,大败秦军。秦军四散逃跑,于是阏与的包围被解除,赵军回国。
  在这次救援战役中,赵奢之所以能击败秦军,是通过麻痹敌人,采取了“后发先至”的策略。“后先先至”的特点是不急于一时先后,先掩饰自己的作战意图静观其变,等时机成熟了,再主动出击并逐渐掌握主动权,从而掌控全局。也因为这样,“后发先至” 是作为成熟的战略战术,在政治、军事上得到广泛应用。“后发先至”也可以说是“后发制人”,“后发制人”是由“后发先至”演化而来。
  “先发制人”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记》。原文“会稽首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后,会稽太守殷通也蠢蠢欲动,邀请有威望的项梁去商量起义的事宜。殷通说江西也起义了,这时正是上天要灭亡秦朝,先起义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先发制人是为了掌握主动权,占据先机,所以在别人行动之前行动,这样有利于号召领导群雄,否则将听命于人。
  20世纪以来,“后发先至”与“先发制人”逐渐被人们认识,并提升为国家战略。在二战中,德国、日本奉行先发制人战略;美英、中国、苏联奉行后发制人。后发制人也就是后发先至。二战以后,美国等多数发达国已然改变战略,奉行先发制人;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大多数战略思想仍是积极防御,后发制人。虽然二种战略都各有优点,但我更倾向于后发制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先发制人”是在初始阶段掌握了先机,所制目标也容易得手,因此也会不可一世,横行无忌,常常经不起时间的考验和得不到人民的支持,失败者居多,陈胜、项羽这样,日本、德国也如此;“后发制人”是在初始阶段落后于人,一般是被迫应付,容易受到更多的方面同情与支持,所以只要扭转局势,就会后来居上,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胜利。
  “先发”、“后发”其实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先发在初始阶段占据一定的优势,掌握主动权;后发在初始阶段占据一定的劣势,容易被动挨打。这二种状态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发展阶段,这二种状态有可能会发生根本性转变。后发先至者设法后来居上,先发制人者竭力保持领先。这始终是矛盾的,不可能同时做到,那么最终谁可控制局面?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人心不分先后;不论后发制人,还是先发制人,只有不失人心才能领导人民,失去人心必为人民所制。
八字预测、六爻占卜、奇门遁甲、风水策划、预测分析、情感挽回、情感预测、情感咨询、和合风水、催婚姻风水、斩桃花风水、回心转意和合风水、七日和合风水、和合文化易学风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