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弟子澹台灭明

  澹台灭明(前512—?),春秋末年鲁国武城(今山东费县人)。姓澹台,名灭明,字字子羽,是孔子“七十二贤人”之一,相貌丑陋,品行端正。孔子以貌取人,颇为嫌弃。澹台灭明受到冷遇后,毅然退出孔子的弟子行列,更加发奋求学,严谨修行。《史记•仲尼弟子列传》说他“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澹台灭明游历楚国各地后来到豫章(今江西南昌),于东湖东岸边结草为堂,聚徒友教传学,从学弟子300多人。孔子发现他诸多优点后,对弟子们说:“以容取人,失之子羽”。

  据《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记载,在子游做武城邑宰的时候,孔子问子游,这里有没有贤人?子游回答说:“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不见卿大夫。”于是经子游引荐,澹台灭明就学于孔子。

  澹台灭明还是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他重义轻财,可谓真正的君子。据《括地志》记载:一次,澹台灭明身带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渡河,舟至河心,忽有二蛟从波涛中跃出,对渡船成夹击之势,欲夺宝玉。澹台灭明气愤地说:“吾可以义求,不可以力劫。”遂挥剑斩二蛟于河内,并将宝玉投入水中,以示自己毫无吝啬之意。他的这种高尚品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鲁人。数千年盛行于齐鲁大地“宁让钱,不让言”的鲁国遗风,可以从澹台灭明身上找到影子。

  可是,这样一个品德高尚、勤奋求学的人,却被孔圣人视为“材薄”,并断言他朽木不可雕也。究其原因,盖因他“状貌甚恶”,至少不符合孔子心目中君子应该有的形象。但澹台灭明苦心学习,加强修养,终于学有所成,后来由于不被孔子看重,为施展才能,澹台灭明南下讲学,到了吴国、楚国等各地,门徒达到了300多人。他还创立了一套教学管理制度,影响甚大,是当时儒家在南方的一个极具影响力的学派。当年落魄的儒学大师终于成为了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子后发现澹台灭明品德高尚、学风端正,于是感慨地说:“以容取人乎,失之子羽;以言取人乎,失之宰予。”

  有关澹台灭明最早记载在《论语》中。《论语•雍也》载:“子游为武城宰。子日:‘女得人焉尔乎?’日:‘有澹台灭明者,行不由径,非公事,未尝至于偃之室也。’”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子游(言偃)出任武城的县官。孔子问他“有没有得力的人才”。子游说:“有澹台灭明这样一人,人品好,走正道,不拉私人关系,没有公事从不到我这儿来。”

  《大戴礼记•卫将军文子》中有一段子贡(端木赐)对澹台灭明的评价。子贡说:“‘贵之不喜,贱之不怒。苟于民利矣,廉于其事上也,以佐其下,是澹台灭明之行也’。孔子日:‘独贵独富,君子耻之,夫也中之矣。’”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澹台灭明是一位勇于坚持原则,不为一时之利害所动的儒者,有重民、利民的思想,主张损上益下,尽量减轻下层民众负担,耻于独贵、独富,能关心民众生活的人。
八字预测、六爻占卜、奇门遁甲、风水策划、预测分析、情感挽回、情感预测、情感咨询、和合风水、催婚姻风水、斩桃花风水、回心转意和合风水、七日和合风水、和合文化易学风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