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节各地习俗,七夕节各地的风俗

福建:
漳州府女子乞巧后,以热豆相馈赠,称之‘结缘’。
长汀县的小学生七夕清晨一边唱歌,一边击鼓,以竹子悬挂纸葫芦,将所作的功课纸藏于其中,带至郊外焚毁,称之乞巧。
闽东女子乞巧必备的祭品有五子(桂圆、红枣、榛子、花生、瓜子)、鲜花、茶、酒、香炉。男子则以带角羊头祭魁星。拜完魁星后,玩一种‘取功名’的游戏。以桂圆、榛子、花生三种果干代表状元、榜眼、探元。将果干往桌上投掷,如桂圆滚至某人面前,某人即中状元,众人向状元敬酒一杯,再依次类推,直至每个人都有功名为止。
广东:
龙门县七夕鸡初鸣时,即往河边汲水贮于家中,以治疗热病。
揭阳县七月七日祭房中神以报答祂帮助产育之功。
潮州旧俗,七夕众集年青姑娘七人,每人剪苎麻布一尺,用布遮目,仰望牛女双星,以所‘见’的景象卜吉凶。
广东的民间传说,牛女分手时会掉眼泪,落到葡萄棚里,会使酸葡萄变甜。
河北:
旧时的北京,每逢七夕,梨园必定搬演《长生殿》中的(密誓)一出来贺节。民国以后,以描写牛郎、织女故事,名为《天河配》,取代了《密誓》而成为每年七夕必演的剧目。
北京的七夕又称‘巧节会’或‘女孩节’,当夜人家均搭建大棚,张挂七夕牵牛织女图,陈设瓜果酒饼蔬菜肉脯,邀请女子赴会,饮宴尽欢。
永平府以七夕为牛生日,据说挂花枝于牛角可免灾祸,当日并以面饼赏牧童。又传说喜鹊、乌鸦当晚搭桥以渡牛、女,所以次日头上皆秃。
肃宁县于七夕清洗油器瓶罐之类,据说当天清洗特别容易,只轻轻一冲就洁净了。
山东:
堂邑县于七夕造云面、祭丘陇,称为‘荐新’。
单县的少女乞巧时边拜边唱:‘天皇皇、地皇皇、俺请七姐下天堂。不图你的针,不图你的线,先学你的七十二样好手段。’
鄄城、曹县、平原等地有吃巧巧饭乞巧的风俗。七个要好的姑娘集粮集菜包饺子,把一枚铜钱、一根针及一个红枣分别包入三个水饺里。据说,吃到钱的有福、吃到针的手巧、吃到枣的早婚。
日照县的妇女在七夕这一天都要洗头,据说这天洗头后,头发明亮柔软,没有汗臭味。
山西:
平遥县于七夕在田禾上挂花红纸条以避冰雹。
广灵县于七夕折柳枝,挂楮钱插于田中,报答田公(土地)。
陜西:
白水县于七月七日男家赠礼物给女家,礼品之丰盛几乎与聘礼相当。
蒲城县于七夕迎回新嫁的女儿,称为‘避节’。避节的原因是因为怕王母娘娘拆散新婚夫妇的幸福生活。所以暂避娘家以求长久的团圆。
江苏:
无锡县女子以杂花浸水,置于庭中过夜。次日清晨取以洗面,据说能使容貌更加美丽。
吴县女子七月七日捣凤仙花汁染指甲。
江南一带,七夕这天要送五彩绳。因为喜鹊在天上搭桥,需要大量的绳子。于是,姑娘们把端午节时带在孩子身上的五彩绳解下来,扔到屋顶上,好让喜鹊衔上天去搭桥。
浙江:
开化县七夕童男女晨起后,以木槿叶舂水洗头发。
江西:
七夕妇女以诸瓜果及糖蜜浸于水中,露天中放置一夜,次日晨起饮此水,称为‘巧水’。
湖北:
彝陵州七夕家家点荷叶灯,取大荷叶,插烛灌脂其中,燃置于竿头,树立于门外。据说秦朝时,白起意欲夜烧彝陵,因看到城中多灯才打消此意,乡人便点荷叶灯以纪念此事。
湖南:
新田县民多于此日为儿女定婚嫁大事。
台湾:
和闽南地区一样有乞巧会、拜魁星等习俗。亦以七月七日为‘床母生’,要祭祀婴儿神‘床母’。
八字预测、六爻占卜、奇门遁甲、风水策划、预测分析、情感挽回、情感预测、情感咨询、和合风水、催婚姻风水、斩桃花风水、回心转意和合风水、七日和合风水、和合文化易学风水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