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羊宫建置源流

青羊宫建置源流

张 元 和

  青羊宫是成都市最大、最古老的道教宫观。所在地址初名青羊肆 (或作青羊市)。传说远在周代,老子西行至函谷关,与关令尹喜告别时说:“千日后可寻吾于成都青羊肆”。后来道教将古代哲学家老聃和道教中的李老君混为一谈。
  青羊宫原名青羊观。此观址初很狭小,四周为菜园,据说唐玄宗时原来是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的府宅。唐僖宗逃奔蜀中,曾作为行宫,后改为道观。据记载,当时在这里忽见红光如毯 (球)入地,穿得砖,上有古篆六字云:“太上平,中和灾。”便穿凿附会把这一古箓书砖石的发现,当作天降吉祥的象征,说是它预示着黄巢起义即将降失败,唐僖宗就要重返京城长安,因此唐僖宗下诏将青羊观改称青羊宫。五代时改称为青革观,宋代时又复名为青羊宫。
  青羊宫现在的建筑,重建于清代康熙、同治、光绪年间,解放后多次修茸。原来的规模包括殿宇亭基院坝林园等,总面积六十七亩多,主要殿宇建筑在一条中轴线上,建筑整齐、气势雄伟。由大山门外起,有七星桩、龙凤桩、大狮子一对,有龙王井。七星桩上刻有道藏内容的篆字文,是根据中天北斗内容布局的,称为北斗七星。大山门西侧八字墙长二十米、高四米、厚七十公分、墙顶盖琉璃瓦、边上是琉璃荷花、每朵花的过心有二十公分,花辦白色,中心是红色很美观,以上是明代所建。青羊宫大山门建于明代,占基地有六百平方米,座北向南五间全是木结构建筑,架梁挂榫没有一个抖榫和算丁,山门左塑有土地神,座东向西,左面塑有青龙像一尊 (即单雄信)座西向东,右面塑有白虎像一尊,(即薛仁贵)座西向东。正中左边有皇恩九龙碑一座,是明代正德十二年冬立。以上建筑因修筑环城马路和其他建设需要已先后全部拆毁。
   第二重灵祖楼,重建于清光绪年间,殿基五间,宽二十七米,深十五米,总面积四百零五米,建筑是石、木、砖结构,正中有木柱四根,前后二十四根石柱,每根围圓有四市尺,殿宇高二十米,两侧风火墙五十五公分厚,高齐屋顶,殿宇两层有楼,前面六根撑弓全是雕刻,有二龙戏珠,凤凰望月,双狮戏球,后面六根撑弓全雕的是云龙,第一层前面和后面挑方头均雕刻有各种花瓶和花草,第二层前面和后面各六根挑方头雕刻有人物像折子戏,全殿两层的瓦桶共计三百二十匹,每匹桶子头上尽是十平方公分多的木板雕刻钉上的古典图案,精巧艺术,细致美观。楼上塑有灵祖像 (即王灵官),亦称玉枢火府天将,相传姓王名善,宋徽宗时人,道教奉祀的护法神。楼下左面塑有关圣帝君像(关羽),侍像有关平。左二塑有神农像,右一塑有文昌帝君像,右二塑有轩辕皇帝像,殿宇正中一间是通行过道。
  第三重混元殿重建于清光绪年间,殿基宽二十八米,深二十二米,总面积六百一十六平方米,殿宇结构是石木砖建成,五间,有石柱二十六根,木柱两根,共二十八根,每根围园四市尺,过心为四十公分,高二十二米,风火砖墙厚五十五公分,高二十二米齐房顶,前面撑弓六根头上下全是雕刻空花样,中间两根同样雕的是鹿子,右一和左一雕有凤凰望月,右二和左二雕有双狮戏球,五间全是天官照,前后共计有一百七十六匹方桶,每匹十一公分见方,都雕有各种花草式样,前后共有十二根挑梁,当头也雕有各式花样等,其殿高大雄伟,殿内正中塑有混元道祖像。宋真宗崇奉道教,奉太上老君为混元上德皇帝。殿后座南向北塑有观音大士像,右座北向南塑有武财神像,左塑有文财神像,是座北向南。
  八卦亭,重建于清代,同治末光绪初。是两层建筑。台基地是方形,每方长十七米,总面积有二百九十九平方米,第一层是方形,第二层是八方形,第三层是园形,从第二层起建筑八根石柱,全雕刻的滚龙抱柱,雕刻工艺精巧美观栩栩如生,第三层内八根石柱是八位善士各捐一根 (现留有姓氏),地下脚是月形石门坎,正中前向南一道门,又东、西各有一道门,共有三道门,都是双扇门,下装木群板,上半节系花窗同周围壁墙一样,亭二层全是木结构建成,其亭两层,就两逗结构,亭面盖琉璃瓦,琉璃桃。三层宝鼎都是一个善士捐献的,亭子全部雕刻布局完全按照道教传说,李老子的母亲,即老母怀胎九九八十一春,即说李老子有八十一化,因此上面全部雕有八十一根龙。另有八八六十四卦,是根据道教学说,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两仪生五行,五行生八卦,因名为八卦台,亭内正中,座北向南塑有李老子骑青牛过函谷关时像,青牛头向西望,两侧塑有侍神二尊,此亭以前是个草亭子,经重建后,雄伟壮观,工艺神巧,过去和现在经常有游人赞赏拍照。
  三清大殿始建于唐初,重建于清代同治八年,以前的殿基长四十米正方形,总面积为一千六百平方米。所有建筑是木石砖结构建成,有八根木柱,二十八根石柱,木柱八根属八大金刚,石柱二十八根属二十八宿,并合三十六天罡,是根据道藏的内容布局,二十八宿即指:角、亢、氏、房、心、尾、箕、斗、牛、女、虚、危、室、壁、奎、娄、胃、昴、毕、觜、参、井、鬼、柳、星、张、翼、轸。每根柱头圆周为四市尺,直径四十公分,都是直至房顶,两头的风火墙厚七十公分,高齐房顶,殿宇高约二十四米,正面中间每间是石门坎,有八米长,厚二十公分,宽四十公分,前后共计六间,大小都一样,石门坎上面有六个木方,平面齐整,每间四道格门,装的木群板,上半节是花窗,前后左右两边,共四间,下半截是大砖壁,上半截是花窗,前面有六个撑弓,正中四个雕的六合童儿,各高一米,另两头四个雕的是双狮戏绣球,后面六个撑弓全是雕刻,前后共有十二报挑梁,头子上都有雕刻。其殿共五大间,每间宽八米,进深三十多米,此殿高大庄严,塑有三清像,座北向南,神台三间连成一体,长二十四米,宽六米多。
  三清殿,供奉三清塑像,所谓三清指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
  殿两边十二金仙,即太乙、广成、巨留、玉鼎、燃灯、准提、接引、臣留、文殊、慈航、黄龙、赤托真人。
  三清两边的四位天帝,即 (1)玉皇大帝,又称昊天金阙至尊玉皇大帝,传说为总执天道最崇高之神,有如人间皇帝;(2)中天紫微北极大帝,协助玉皇执掌天经地纬、日月星辰和四时气候之神;(3)勾陈上宫天皇上帝,协助玉帝执掌南北与天地人三才,统御诸星,并主持人间兵革之事;(4)承天效法土皇地祗,(后土皇祗),执掌阴阳生育、万物之类与大地山河之秀的女神。
  殿后面正中座南向北塑有太乙救苦天尊像,左侧塑有汉钟离像,右侧塑有吕洞宾神像 (纯阳)左侧塑有开山真人像(即汪一翠)。
  前殿内两边有铜羊二只配件,左一只单角羊是清代雍正元年 (1773)由大学士张朋翮从北京买来送给青羊宫的,这只铜羊是十二属相的化身,羊胡、马嘴、牛身、鸡眼、鼠耳、龙角、猴头、兔背、蛇尾、猪臀、狗肚、虎爪(即子丑寅卯辰已午未申酉戌亥十二时辰)右侧另一只铜羊是道光九年己丑、四川成邑信女张柯氏率子万福、孙俊配造青羊,前面那一只铜羊座台前当头下(写有字“京师市上得铜羊,移住成都古道场,出关尹喜如相识,寻到华阳乐未央”,信阳子题。
  殿外左悬挂有大座钟一口,约三吨多重,右制有大鼓一个,直径有一公尺五,下面殿坝摆有五件头是生铁铸造的 (即香蜡筒各一对,每对约重一吨,正中一件化钱炉,高一米五,过心一米,炉外铸有字,是明代正德十二年春铸造的。
  第五重斗姥殿建于明代,五间两层有楼,全是木结构建成,正中供奉斗姥塑像,左右侧为侍女神像,并塑有南北二斗,南斗六星,北斗七星,斗姥为道教信奉的女神,传说她是北斗众星之母,故名。
  第六重皇楼殿,重建于清代道光年间,是五间两层,砖木结构,高约二十米有楼,两头风火墙高齐屋顶,厚六十公分,玉皇楼有玉皇大帝塑像,另有四臣塑像, (王灵官、赵公明、殷文仲、马武)楼下塑有北方真武祖师像。
  第七重唐王殿 (紫金台)三间有楼,砖木结构,两头有风火墙,殿上塑有唐王(李渊)夫妇像,楼上有老子骑青牛塑像,其殿建于清初康熙年间。
  左侧降生台建于清初康熙年间,台上供有老母像,有李老君降生像,宋代人说 (青羊宫)乃老子乘青羊降其地,今有台存焉。
  右侧说法台,建于康熙初年,台上殿内塑有李老子说法塑像,另有四位侍神像。
  其余尽是木穿斗建筑平房和两侧配房,大部都在清初所建,三真殿、三宫殿、三法殿、七真楼、问礼堂,功德祠、斋堂、小西天、柴房、大厨房、祖堂。客堂、仓房、云水堂、另外还有民国初年至二十几年所建的,如:退院察、茅庵、仓房、检房。
  以上三清殿、八卦亭、混元殿、灵祖楼、这四处从清代同治八年开始重建,至光绪二十一年才完工。
  所有青羊宫的历史、转折、变化情况以下说明:青羊宫是始于周、兴于唐、在明末清初兵燹中庙子大部份遭到破坏,到清代经多次重建。
  在 “文化革命”十年动乱中,青羊宫遭破坏,现在尚有的殿堂有:灵祖楼、混元殿、八卦台、三清殿、斗姥殿、唐王殿(即紫金台)。降生台、说法台;现存平房有材房、大厨房、祖堂、客堂、问礼堂、四火斗院子等。
  现存文物有铜羊一对,大铜钟一口,有道藏辑要经板一部是二百四拾本。
  近年来,党和政府认真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拨款资助成都市道教协会修缮了青羊宫并新塑了三清像。现在青羊宫已成为全国重点开放宫观之一。香客、游客,络绎不绝。庭院内清幽雅致,殿堂内庄严肃穆。钟鼓常鸣,香烟缭绕;坛醮羽客,步虚韵调悠扬。既是道士修真之所,也是游客观赏胜地。
帮楼主顶一下!!